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E”在线(四)-------我看“IE”

(2010-03-03 08:31:02)
标签:

启发潜能

ie教育

絮语

分类: IE在线(启发潜能教育专题)

    这段时间,心里老想着这个“IE”,“IE”是美国大教育家创立的,前几年在香港大规模推行,这两年随着港穗教育交流的增加,我们也渐渐有所听闻,但没有更多的了解。直至去年11月份,第一次聆听香港教育局的杨景辉先生的讲座,我们区内4所同类型的学校结成联盟,引进这个“IE”,才真正的“触电”,上学期末工作多忙,也没多少时间去学习思考,新学期了,这个“IE”如何推进,已经摆到议事日程了,所以,上网搜索相关的资料,尤其是香港和内地学校开展的情况,比较,琢磨,思考,反思。

    这个“IE”,确实是个好东西!它给我们带来教育观念的再转变,这是不可否认的。里面强调的五个P,即人物(People )、地方( Place )、政策( Policy )、计划( Program )及过程( Process ),就好比人的骨架和肉,增肥和强壮身体相对来说实施起来难度不大,关键是要通过尊重、信任、关怀、乐观进取和刻意安排这五个核心精神来呈现,它们都是人头脑的东西,难度就大得多了。加上这个“IE”的创立者是美国人,在香港推行,我们想移植过来,我想还是要慎重一点。

    有些同行们去香港观摩学习回来,很有感触,回来就风风火火的在学校全面铺开,把香港学校的地方( Place )环境氛围布置搬过来,把校园的每一幅墙都贴满东西,张挂一些标语,如此如此就以为把这个“IE”学到手了,于是搞开放日,供兄弟学校参观学习,交流经验等等。我无意评价这些同行们的作法,也不可否认环境氛围的布置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的观点是,我们学习借鉴的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我也认同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但是,这个拿来主义是有前提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不要忘记自己是什么人,这是在中国,国情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我们目前还是大一统的教育体制,还是考分决定着学生的终身甚至一所学校生存发展实情,那么,我们的学习借鉴就要审慎,就要认真的思考,就要结合实情,有针对性的开展,决不能一窝蜂一哄而上。

    虽然体制和制度不同,但是教育孩子的理念,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以及孩子成长的需求等等很多应该是共通的,我想,我们应该会找到对接点的,找到交集的地方。诚如杨先生所说,教育改革的空间还是有的,可以从改变自己的教育概念做起,至少不以考分论学生,不歧视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孩子;在教学中,自觉抵制现行的教学政绩观等功利主义对教育的折腾;着眼孩子的终生发展,把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激发其学习生活热情作为教育的目标;以一个公民的生命姿态去面对一个个小公民的健康成长,构建孩子灵魂的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