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棵草都有开花的时间,同理,每一个新教师也有“开花”的时间。学校应该给新教师成长的时间。现在,学校每年都注入不少新鲜血液——新教师。新教师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一年、两年,甚至几年。学校要有一颗平常心,心平气和地对待新教师的“慢生长”,耐心地等待新教师“开花”的时间。
学校要多给新教师“浇水”、“施肥”。为新教师的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创造肥沃、和谐的成长土壤,以促进新教师尽快成长“开花”。要给新教师“担子”挑,让新教师承担公开课,给新教师一些培训的机会,给新教师找“师傅”,等等。只要“水”和“肥料”恰如其分地“浇”和“施”,新教师一定会尽情地吸吮这些养分,给“开花”积蓄力量和信心。
学校要给新教师成长提出一些“金点子”。可以让中层干部与新教师搭成“扶贫对子”,要求中层干部针对新教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诚恳地跟新教师进行沟通,给新教师一些“金点子”,指导新教师处理好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不定期地召开新教师会,提供新教师的“诉苦”的平台,并针对新教师提出的问题给予一一答复,给他们解惑释疑,并提供一些“锦囊妙计”。敦促新教师要多读点教育名著或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报纸杂志,多写教学反思,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使自己早点“开花”“结果”。
学校还要给新教师成长“保驾护航”。一分为二地看待新教师在成长路上频频发生的“碰壁”现象。“碰壁”说明了新教师在成长路上跌倒过、失败过,这并非坏事,只要引领得当,这有可能成为新教师成长中一笔宝贵的,不可多得的财富;频频“碰壁”,其实也是新教师把自身所有的问题全都暴露出来,既然这样,那我们何不帮助新教师把这些问题“解决”掉呢?对于新教师成长路上的“碰壁”现象,学校不仅不能过分地加以指责、批评,相反,还应该为新教师“保驾护航”,呵护这些看似坏事的“碰壁”,鼓励新教师勇往直前,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不要怕被摔得鼻青脸肿。当然,前进的过程中,也需要学校及其他教师的方法指导和思想引领呢!
新教师是学校未来的生力军,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他们年轻,精力旺盛,创造力强,培养得当,引领得对,对学校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们都应该善待新教师,给新教师“开花”的时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