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引领,搭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平台(二)

(2008-10-25 21:19:38)
标签:

心理辅导

家长

家庭教育

单亲特困母亲

美德

杂谈

分类: 德育特色

二、开发新课题《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叙事方法》

    近年,学校向广东省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施铁如教授(课题负责人)申报全国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学校叙事辅导的理论与模式研究”的子课题。同年我校获准为全国“十五”规划课题------“学校叙事辅导的理论与模式研究”的实验学校,《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叙事方法》课题确立为子课题;我们课题组组织学习,制定研究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向总课题组汇报课题开展情况,得到总课题组的一致好评。课题组主要开展如下工作:

    1、实验班以五月母亲节、六月儿童节、父亲节为契机,让学生叙说自己或倾听父母讲述孩子与父母成长的故事,开展亲情教育。初三(1)、初三(6)主题班会。

    2、六月初一(1)亲子活动。

    3、在家长学校中,通过叙述故事如“马加爵事件”、家庭教育成功案例、成长故事、家长(学生、教师)日常生活故事等,帮助家长们解除消极(不良)的亲子关系,建构“平等、民主、和谐”的亲子关系,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4、结合会考、高考,利用虚构故事、状元故事,开展考试心理辅导。5月26日高三级“享受高考”之考前心理辅导和6月5日的“考试中的心理辅导”。初三“一模”后“二模”前,在初三(1)班对学生进行考试焦虑心理辅导公开(总课题组)研讨活动课——《第二次龟兔赛跑》。使学生认识到紧张和焦虑情绪对考试的影响,帮助学生分析“一模”的情况;通过活动学会调控情绪,学生的焦虑情绪明显降低,83%学生很喜欢在这紧张时刻开展集体心理辅导;94%的学生都认为对自己的升中考试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的研究做法得到总课题负责人施教授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5、自我反思性作文:以“认识自我”为话题,让学生写作文,从而达到自我探查——自我调解——自我控制的目的。

    6、以编故事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重塑自我。

 

三、家长教育不仅渗透每个家庭,而且延伸到社区

    普及全校各年级家长的专题辅导与讲座,深受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欢迎,学校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系列。我校被市教育局、市妇联联合授予“广州市示范家长学校”。

    一直以来,学校非常重视家长学校工作,成立由德育校长书记主任级长心理老师组成的家长学校工作组把办好家长学校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从家长、学生的需要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分年级安排并落实家长学校教学活动内容。做到“三备一了解”(备学生、备家长、备家庭,了解家庭教育现状),选好题目确定授课内容,编印学习资料给家长,并巧妙地安排上课时间,及时收集家长反馈信息,完善家长学校的工作。传统做法:

结合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和家长自身素质,对各年级家长进行专题辅导。如初一级五个专题,初二级四个专题,初三级三个专题,高一级五个专题,高二级三个专题,高三级三个专题。家长学校上课做到定时、定人员、定专题,每次讲座都印发有关资料给家长。授课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事例充实生动,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定期做调查,及时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针对缺损型,富裕型等家庭进行特别的心理辅导。创设情境,组织亲子活动。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为家长提供个别的心理辅导和家庭教育指导。为家长提供热线电话咨询服务。定期召开部分学生家长座谈会。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家长学校。为加强学校与家庭的信息沟通,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落实以级为单位的“家长委员会”的机构、名单,制定并通过《家长委员会章程》,加强家长委员会的功能与作用。聚集家长的力量,形成家长学校讲师团的主力分子,把他们教育子女、心得、体会介绍给广大家长,让广大家长分享育儿的经验与乐趣。

    在全省开展“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活动中,我区被定为全省10个“双合格”活动先行点,我校是试点学校之一。我校谭老师被聘为海珠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家组成员。学校与素社街合作开展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教育研究,为单亲特困母亲开展专题心理辅导和个别咨询服务,为她们排忧解愁,得到区、街领导的好评和社区居民的欢迎。不断探索家庭、社区及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

开展评比表彰活动,根据“双合格”的条件,评选一批合格家长,对有家庭责任感,注重孩子全面发展,支持学校工作的家长进行表彰和宣传。我校有两个家长被评为区级的合格家长。

 

四、严格两规教育,加强德育课程中的家庭美德教育

    我校一向重视学生的教育问题,把“培养合格人才”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终极目标中,鼓励教师经常家访,求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也配合做好家庭教育工作。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校严格两规教育,加强德育课程中的家庭美德教育。编印《中学学生规范手册》,其中除了收编《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外,还结合实际制定了《中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中学生一日学习规范》以及在家庭中应有的礼仪、言行等方面的内容,并要求班主任在上德育课时讲好这些内容。

    开展各种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心灵受到触动、情感得到升华把知与行统一起来,真正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做合格子女就要教育他们孝敬父母,乐于接受父母的正确指导,善于与父母沟通,替父母分忧,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同时在假期中,通过倡导学生在假期中开展以“美德在家庭,文明伴我行”为主题的“八个一”活动,具体为:

    1、做一件切切实实孝顺父母的事情,譬如坚持在假期中洗碗、擦地、烧菜、买米、拿牛奶、洗衣等;

    2、给父母亲送一份自制新年礼品;

    3、经常探望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并能帮着做些家务;

    4、与父亲或母亲做至少一次深入的谈心;

    5、向小伙伴、路人、有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献一次爱心,体验助人的快乐;

    6、开展一次社区环保活动;

    7、配合社区搞一次宣传活动;

    8、自己组织或参加一次对成人(可含亲友)不文明行为的劝导与监督活动。

    通过实践体验活动,让他们了解父母的心情,感受父母的辛劳,明确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并组织学生在学期初把假期活动成果进行展示,推广。

    我校重视家庭教育,看重家长在青少年成长中起的重要作用。“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中,我们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特殊重要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