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召棠瓷画之考辨

(2025-02-16 16:00:57)
标签:

陶瓷

人物

书画

分类: 博文陶瓷

江召棠瓷画之考辨

李俨

 

浅绛彩瓷书画,虽然为我国书画艺术形式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即使是名家名人之作,亦不乏伪品,其中尤以官员持有者最多。我在《浅绛彩瓷和官员》一文中就特别指出:官员客串绘瓷者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是浅绛彩瓷的定制者和持赠人,但人们不易得知,易产生谬误。

近来,查阅刊物又发现一位官员与上述有关联,他就是江召棠。关于江召棠瓷画之记载,最先起见于《近代陶艺家室名字号辞典》,后则见姚悦的《浅绛彩书画四面帽筒考释经历》一文。前者对江召棠的瓷画家职业提出了疑问,后者则证明了其职业为江西官员。这些都为我们弄清官员江召棠其人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但该文也有殊为失考之处,一为误作瓷画真品,一为对“汪召棠”的考论亦未免太疏。倘若据以此辨别与考证,则唯恐贻误后人。为此,本文拟对其瓷画真伪作一概略的考述。

经查得有关江召棠的画作如下:

1)浅绛彩山水花鸟方帽筒,署款:筱船老伯大人钧庋,江召棠绘呈。

2)浅绛彩山水公鸡方帽筒,署款:伯远太史大人雅玩,江召棠敬绘。

3)墨笔竹石条屏,署款:庚棠仁兄大人指正,云卿弟江召棠;江召棠字伯庵号云卿桐城人氏(印章)。

4)墨笔竹石条屏,署款:云卿江少棠写板桥意、字曰伯庵(印章)。(安徽博物院藏)

5)墨梅扇面,署款:俊卿仁兄大人正,小某弟召棠、筱梅(印章)。(安徽博物院藏)

6)诸贤题跋墨梅指画横披,署款:云卿江召棠指画。

通过两相比较就不难发现,瓷画与纸画的绝然不同,主要体现在:署款不同、题材不同、书画不同和雅俗之分。总之,两者颇有出入,显然就是二人之作。

又者,在署款方面,可见两者在词语搭配习惯上的不同,诸如“钧庋”“雅玩”和“正”“指正”的不同,以及“绘呈”“敬绘”未见于纸画,与其字号未见于瓷画等等的不同;再如瓷画与纸画的题材和书法不同,其中帽筒书画多见于任焕章作品中,当然就不是江召棠所作。又再如《官上加官》一图,亦庸俗而不足观。

中国人崇尚雅正,轻视流俗,尤其是作为官员与文人,无不以媚俗为下,脱俗为高。细观瓷画中的《官上加官》这一题材,完全违反避俗而归雅的中国传统观念。因此,身为官员的江召棠,自然而然地就喜画梅竹,也只不过是为了示其典雅而已。

综上所述,可以断言,以上两件江召棠名下的浅绛彩书画帽筒绝非亲笔之作,当是其定制所送的礼品无疑。值得注意的是,江召棠历任庐陵(今吉安)、新建、南昌、德化(今九江)、临川等地知县。他善画梅竹,但因何不亲自绘瓷,恐怕也是无解了,可能多少有点受不良传统观念影响。如此一来,这真是不幸的事情。

参考资料:

1.姚翁望:《安徽画家汇编》,安徽省博物馆,1979年。

2.朱建昌:《他也曾是个南昌人——江召棠》,人文东湖,20163月。

3.李俨:《近代陶艺家室名字号辞典》,黄山书社,20211月。

4.姚悦:《浅绛彩书画四面帽筒考释经历》,《收藏快报》,20214月。

5.安徽博物院:《这里的春天自带氛围感》,20244月。

2025-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