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以画悟道
——读李敬华水墨画随感(代序)
杨志鹏
http://s3/middle/5c6f79d0g81bf74958e32&690
http://s10/middle/5c6f79d0g81bf76befe29&690
http://s7/middle/5c6f79d0g81c060728986&690
http://s14/middle/5c6f79d0g81bf8a1b152d&690
近读敬华的画,有一种久违了的激动。近代中国画一直在追求革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刘国松先生的现代水墨画登陆,曾引起大陆画坛探索中国画革新的一个高潮。后来似乎沉寂了,实际上中国画家从来就没有沉寂,只是在个体的探索中积蓄力量,敬华就是一位用独特的方式实践追求的佼佼者。
我看敬华的写生,与众不同,虽为写生,却分明又是创作。再看他的创作,升华中不离写生的意境。他说:“写生是我亲近自然的一种方法。”我相信,人们读敬华的《荷塘系列》和《青花系列》,都会体味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审美冲动。他的画,打破了我们通常所谓的传统与现代的印象,通过平面的审美,进入水墨背后圆融无碍的虚空境界,人们津津乐道的所谓立体空间消融了。敬华说:“我在用笔墨悟道,但愿能接近老子所说的道。”他说,我们常说的审美视角或审美空间,只是我们的一种自以为是而已,所以我要改变这种习惯。他说,中国画的精髓是隐于笔墨之中不可说的神韵,而这种神韵即是不断体味老子所说的“道”的过程,可惜这种精髓后来被许多人用一种技法掩盖了,革新就成了一种技法和形式的竞赛,这显然本末倒置了。敬华一语中的。
敬华虽是北方人,因毕业于浙江美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得浙美传承真谛,因而他的画表现出典型的江南画家的艺术才情。我理解江南水乡的荷塘,更接近于“道”!这也许就是敬华不断选择去南方写生,不断创作以江南水乡为题材作品的理由。也许什么理由都不需要,他这样做,就是为了做而已。这使我想起一位佛弟子,向他的上师求法,他们躺在草地上,上师指着高深的夜空问弟子:“你看到满天的星斗了吗?”弟子回答:“看见了。”上师又问:“你看见皎洁的明月了吗?”弟子答:“看见了。”上师说:“这就是佛法。”弟子突然大悟。佛法所讲色空不二的宇宙真相,与老子所说道的境界,其实就在我们面前,可惜我们被分别念和外境的假象所迷惑,就以为所看所感是真实的。这种眼见为实的观念造成了人们认知世界的障碍,同样障碍了艺术家的创作。当西方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时空观念做了突破后,另一位西方的大画家毕加索则说,如果他生在中国,就从事书法创作,绝不画画。这两位西方伟人所感,是他们在事业的巅峰之后得出的结论。这种由繁化简的过程其实就是道法自然。只是因为理解他们的所感太难。因此,一位亚洲的大艺术家说,西方因开悟而走近东方。
敬华的体味高人一筹。我相信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他的追求一定是跨越世俗和习惯的,他的高度就一定会显示出非同一般的价值。
2010年3月14日于青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