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忽冷忽热 看看哪些病在抬头
(2008-11-04 16:12:35)
标签:
健康保健吃主任医师呼吸道郑州 |
分类: 门诊见闻 |
大河健康报 19 门诊见闻 2008年10月29日
点击此处获取更多独家健康资讯
“每年这个时候都说要防要防,门诊病人还是有增无减。”一位专家提醒读者,“如果不做一些防范,患者只怕比现在更多。” 心血管病患者 要遵医嘱规范用药 □记者常辉见习记者曲华敏 郑州市民70岁的徐先生一天凌晨4时起床去卫生间时,发现老伴不在床上,客厅的电视还在开着,走近一看,老伴昏迷在沙发上。徐先生赶紧拨打120,把老伴送到郑大一附院急诊科,经脑CT检查是脑出血,经抢救,目前情况稳定。 据了解,老太太今年68岁,有十年的高血压病史,但是血压一直控制得不好,主要是因为用药不规范,服用的是一种短效降压药,需要一天3次服用,老太太时常忘记按时吃药,想起来就吃想不起来就不吃了,这样血压也是忽高忽低。 该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李莉提醒,季节交替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若血压控制不好,应及时找医生调整药物,避免急躁、发脾气,生活规律,千万不能熬夜。 “最近,住院病人明显增多,这是因为心率、血压对气温变化非常敏感,气候骤变,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心衰、诱发心绞痛、心梗等情况,这些病之间都是相关联的。”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高传玉告诉记者。 “以前一个月能遇上10个左右心梗患者,最近每天都有一两个。”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余宏伟介绍说,“天气变冷血管收缩,天气干燥易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他认为这是门诊量激增的两大主要原因。他告诫心血管病患者这个时节的“三大注意”:第一,饮食清淡多喝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第二,要注意进入秋季,高血压病人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节用药。夏季血管扩张血压偏低,秋季血压容易升高,可以增加一些剂量。第三,不要晨练。心血管病早晨6时到中午12时之间最容易发病,而且早上空气不好,最好不要晨练,改在下午,在空旷、空气流通的地方锻炼。 慢性肺病患者多吃点儿羊肉 □记者常辉 “我们的门诊量增加有一倍多,因为呼吸道和皮肤是人体与外界接触的门户,皮肤还能穿件衣服,呼吸道的保护力就弱些。”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马希涛说。 据他了解,受冷热刺激,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最多,其次是肺炎患者。“尤其是对于抵抗力比较差的老人和孩子,天气不好时最好少出门,出门也要穿厚一点,做好呼吸道的防护,比如戴一个口罩,口罩以多层棉纱布的较好。”他建议,“一些有慢性肺病的患者,可以用胡萝卜炖羊肉吃。” 多喝水少吃煎炸食品 小儿少患呼吸道疾病 □记者常辉 郑州市儿童医院的日门诊量最近从平时的300多增加到500多,而最多的就是呼吸道疾病。“我们遇到最多的是上呼吸道感染和喉炎、气管炎、肺炎的患儿。”主任医师刘宝琴对记者说,“这个季节还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流感与感冒症状有差别,感冒的症状较轻,流感全身的中毒症状比较严重,比如发烧、浑身酸疼、乏力等,病程较长,传染性也较强,发现后要及时与其他孩子隔离。” 她还提到,冷空气也是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诱因之一,因此这类疾病在换季时发病较多,尤其在气候干燥、风大的时候。她强调,降燥保湿很重要。她提出两点:一是,多喝汤水多吃蔬果。除了水,还可以多喝一些鱼汤、鸡汤。二是,少吃小食品、咸辣食物、油炸食物、膨化食物等。 很多呼吸道疾病虽然不属于传染病,但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空气的保湿和通风很重要,特别是在幼儿园、学校等儿童聚集的地方,可以放加湿器,在孩子们室外活动的时候开窗通风,开窗后窗口别对着孩子。孩子们可以在上午9~10时之后和下午4~5时前外出做适当的活动,但要注意及时喝水,多带一件衣服。 老年瘙痒 热水洗澡紧急叫停 □记者常辉 最近皮肤科门诊中,老年瘙痒患者增多,天气乍凉,出汗、皮脂减少,皮肤干燥成为老年人很苦恼的事儿。这是因为“老年人皮肤代谢比较差,所以更干燥,更容易引起瘙痒”。郑大一附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红文告诉记者,很多老年人为了止痒,喜欢用比较烫的水洗澡,过度用肥皂等擦洗,这是需要紧急叫停的。“不要再破坏本来就很可怜的脂膜了。”他建议老年人,可以吃一些鱼肝油、维生素E等脂溶性维生素,促进皮肤代谢,另外可以外用一些补水剂,防止水分蒸发,最简单的用开塞露也可以,因为它含有40%左右的甘油,如果手脚裂得严重,用一些油分重的凡士林。 冷暖交替 溃疡容易发作 □记者常辉 郑大一附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建生在他的门诊中发现,近来溃疡患者复发的比较多,另外就是腹泻患者增多。“冷暖交替溃疡病容易发作、复发,具体原因不明,症状也不很典型,所以当有上腹疼痛、灼烧、饱胀或其他不舒服的症状时要及时做胃镜检查。”他提醒有溃疡病史的患者,除了公认的对消化道有影响的烟酒要尽量避免外,冷热酸甜的刺激要“因人而异”,并没有绝对禁忌。患者要了解自己日常的生活习惯,对哪类食物或哪种口味有比较大的反应,要尽量避免。 “提醒一些长期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的老年人,治疗风湿、关节痛、心血管疾病常用到此类药物,需要警惕这类药物对肠胃道的副作用,这类药物是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且没有症状,易被忽略。”他指出。 中青年耳朵疼 当心面瘫 □记者常辉 “前一段时间比较多,上个星期遇到了好几个面瘫。”当记者问到是否有气候变化面瘫患者增多的现象时,郑大一附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博爱告诉记者。她说,面瘫是面部神经麻痹,原因有很多种,比如病毒、受凉、受风等,最近感冒的人多,也是影响因素。“得面瘫的几乎没有老年人,大多数是中青年,所以不要睡在窗边,坐车时开窗不要太久。”她说,“一有症状一定要马上治疗,有一些前兆要注意,比如耳朵疼、耳朵根儿后面疼等,需要引起警惕。” |
前一篇:不规范用药救命不成反夺命
后一篇:六类疾病疼痛科有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