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依进入19个月以来,坏毛病越来越多了,真令依妈头疼。
首先总是唧唧歪歪的,变得很娇气的样子。虽说摔跤了不哭,自己站起来当做没事一样,但是其他的事情
就不行了,比如:打不开手机、拧不开瓶盖什么的总是要先叽咛几声。
有时候就算妈妈抱着,还要赖在肩膀上哼唧几声,估计是一种撒娇的方式。但这可不是依妈喜欢的样子。
这些虽然令依妈烦,但有一件事却令依妈坐卧不安,就是依依现在学会打人了。
两周前的周末,带依依去看舅姥姥,中午的时候大表姨过来吃饭,见到依依的时候特别喜欢,伸手摸依依的脸,依依当时就把大表姨的手打走了。之后的几个小时里,只要大表姨一接近她,她就上手打大表姨,甚至有两次主动走到大表姨跟前,拍大表姨的腿。
周日回依姥姥家吃饭,在食堂里,一个7个月的小妹妹被妈妈抱着过来玩,本来小妹妹手舞足蹈很高兴,阿姨说让两个小朋友握握手,结果依依上去就拍了小妹妹的手背,把小妹妹吓哭了,接受完家人的批评,找小妹妹道歉的时候却又是打了对方的手,结果那个小妹妹当天只要是见到依依就咧嘴哭。
上周日去上课,班上的小朋友都围着老师领玩具,依依看到身边的小哥哥肉肉手里拿着个玩具,伸手就推了肉肉的胸口,也不是想夺他的玩具;下课前洗手的时候,一个小姐姐和妈妈也要一起洗,依依一边说:“不一起洗”,一边要打小姐姐的手,被依妈拦住了,紧接着一个小哥哥也把手伸进水桶,依依要用手打小哥哥的头,也被依妈制止了。
当然这堂课上依依也被两个小姐姐以同样的方式推搡过,抢过手中的东西。Riz老师只是说:“依依,你可真受欢迎!”或许小朋友的行为和力道还算不上我们大人认为的严格意义上的“打”,或许外国人不像中国人这么看重孩子间的这种类似行为,但是依妈我还真的很忧虑,毕竟这真的是很不好的行为,不是和其他人沟通和社交的正常方式。

每次依依出现这种行为的时候,我们都耐心地和她讲道理,说手是用来握的,不能推小朋友,依依见到小猫小狗总是说:“握握手,我们是好朋友。”但奇了怪了,这话她却从来不对小朋友说。每次讲完道理隔不了两秒钟她又要去推别人的时候我们就严厉地制止,把她带走,如果是已经打到了小朋友,一定会让她向对方道歉。虽然她也道歉了,但下次还会照旧行事。所以目前看来上述方法并不见效。
我想如果以后她再出现类似行为,就当即惩罚她一下,不带她去做她当时想干的事情,或者家长不理她,
后者在家里执行还可以,但是在户外执行难度较高。
依妈真想不明白小朋友的心理动机,或许是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就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或许觉得这个动作有意思,能得到大人的足够重视?
补充:昨天晚上带依依去小游乐场玩,依妈拿着泡泡水,很多小哥哥小姐姐要玩,依依先开始不给,后来一个小哥哥“礼貌”地拿走了,依依也没表现出特别不满,于是和小朋友一起玩了会儿,妈妈一直鼓励她用语言表达,不管是否想和其他小朋友分享,都要用语言表达,依依没动手推抢玩具的小朋友,甚至还和平时总见面的一个小姐姐握了手,临走和小姐姐及她的妈妈说拜拜。妈妈在领依依回家的路上夸奖亲吻了依依很多次。
我想,如果总这么强化她的正确行为,同时惩罚错误行为,会不会情况有所好转呢?
本文被新浪育儿博客首页推荐,感谢育儿编辑和天使筝筝的推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