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改变不和群的性格?(42)
标签:
合群友情心理压力关心喜爱好评成长习惯性格心理爱好教育 |
【案例】小芳今年17岁,是班里的文艺委员,活泼好动、爱唱爱跳,她身材好,长得漂亮,在市里举办的中学生文艺会演中得过“歌星”大奖。可是上高二以来,她突然发觉自己又孤独,又寂寞。在舞台上她得到那么多掌声和鲜花,可在日常学习中,她没有知心朋友,甚至没有人愿意和她多说话。
过去她总陶醉在自我欣赏中,现在才发现同学们并不喜欢自己。自从有了这种感觉她就天天为之苦恼,心中压抑得喘不过气来,越想越沮丧,越来越孤僻。“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在压抑中断送了?在学校不受欢迎,以后走上社会也不会受欢迎,难道我这种行为就是不合群吗?”带着这种困惑,她来到了心理咨询室。
心理专家杨子分析:
合群就是与别人合得来,作为一种性格特征,其具有既能够接受别人,同时也能被别人接受的社会适应性特点。合群的孩子乐于与同学交往,他们不封闭自己,愿意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合群的孩子往往是善解人意的,热情友好的。他们在与同龄孩子交往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如尊敬、信任、喜悦等)多于反面的态度(如仇恨、嫉妒、怀疑等)。因此,他们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较多的知心朋友。
小芳不合群是因常常过于孤芳自赏或自命清高,不好交往;同时内心过于自卑,缺乏积极从事交往活动的勇气和自信,总以为别人瞧不起自己,因而孤僻内向,离群所居。
解决方法:
应让小芳明白,如果她希望被别人关心和喜爱,首先要主动从关爱别人开始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而且,由于她的关心引起别人的积极反应,也会给她带来价值感和满足感,并增强了她与同学交往的信心。
古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在与同学交往中,对自己的认识越正确,行为越自然,表现就越得体,结果也就能获得同学的好评。这种评价对于帮助自身克服自卑和狂傲两种不利于合群的心理障碍是非常有利的。
庄子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与人相处,不应苛求别人,而应当采取随和的态度。在待人接物中,应把自己的处事原则和态度明白地表现出来,让别人知道你为人处世的风格,这样就容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合群性格的形成有赖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要靠彼此在思想上和态度上的沟通,因此与同学交换一些意见是十分必要的。友情是在相互的施与爱之中生长的,如果能主动伸出善意的手,你马上就会被友情的手握住。
该文章出自辽宁民族出版社发行的《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119个案剖析》主编:杨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