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与老师发生冲突,如何指导孩子正常学习生活 ?41

标签:
冲突尊重人际交往评价发泄理解复杂化孩子家长老师客观感性教育 |
【案例】有一位家长打来电话说,老师对她的孩子教育方法不当,令她非常气愤,于是她去找老师理论,没想到老师根本不承认错误,当场两个人就发生了冲突。她更加气愤,扬言要到学校找校长解决问题,如果校长解决不了,就要走法律程序,不知这样可否。
心理专家杨子分析:
现在,学生压力大,老师的压力也很大,升学率的指挥棒在眼前挥舞,学生成绩、升学率直接与奖金、工资、荣誉挂钩;下面,家长、学生那么多双眼睛在盯着他们,稍有不慎,就会被抓住点什么失误,心情焦虑在所难免,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很可能出现简单粗暴,或工作不细等各种疏漏。
但是,也的确有老师思想水平、个人修养不高,教育方法不当,处理问题的方式让人难以接受的的情况。而另一方面,因为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所有家长与老师“步调一致”很不容易。
解决方法:
家长和老师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出现冲突,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平和地和老师沟通,多从老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学会理解,学会尊重。
如果老师确有错误,家长处理问题时要冷静,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带给孩子,在孩子面前要客观地评价老师,让孩子知道老师是对孩子负责的,只是有时他的工作方法是孩子不能接受的,要教孩子学会接纳老师。
另外当家长和老师发生冲突时,老师可能说一些过激的语言,家长不要把这些语言透露给孩子,更不能把对老师的不满当着孩子的面发泄出来,这样会加深孩子和老师之间的矛盾,不但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今后孩子与老师的关系更难相处,进而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如果有可能,家长和老师发生冲突最好是不要让孩子知道。如果孩子知道了,也要和孩子说明这是我们成人之间的事情,我们会把这个问题处理好的。让孩子知道在这件事上只是我和老师对问题的看法不同,老师是需要我们尊重的。不要把对事情的评价和对人的评价联系到一起,在处理问题时要学会对事不对人,这样有利于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给孩子做出一个榜样。
该文章出自辽宁民族出版社发行的《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119个案剖析》主编: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