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幻想,无创新(原创)

(2018-01-13 17:02:13)
标签:

幻想

创新

教育

分类: 杰克杂谈

在我小的时候,脑袋里常常会冒出一些无厘头的想法来。夏天炎热的天气,让我十分怀念严寒的冬天;冬天寒冷的季节,我又想念夏天的温暖。为此,我常常幻想着能把冬天的冰块存起来,到夏天时拿出了降温,又幻想着如果能把夏天的热气收集到一个容器里,冬天放出来不就可以成为暖气了吗?当我知道北半球的夏天和正好是南半球的冬天时,我又幻想着在地球上钻很多黑洞,让南北半球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这样不就可能四季如春了吗?

不幻想,无创新(原创)

当然,我的这些幻想换来的总是同学的嘲笑,家长和老师的批评,让我觉得幻想是不成熟的表现,脚踏实地才是正确的选择。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幻想也越来越少,很多时候自己的一些幻想刚一出现,就被自己给掐死了。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世界上所拥有的一切和发生的事情,似乎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们的创新能力也随着幻想能力的死亡而消失了。现在全中国、全世界都在鼓励和倡导创新、创业,可很多人却悲哀地发现:自己连梦都不会做了,哪里来的创新火花? 

其实,世界上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事情,这些事情造成了大量的浪费。我们年轻时想去旅行,旅行能让我们看到外面的世界,更快地进步和成长,我们有时间、有体力,却没有钱。等中年时我们有了钱,却没有时间,老年时有时间也有钱了,体力却不够了。很多人为此失去了了解世界的机会。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时间差”的问题?

我在德国念书时,有一个全国联网的“搭车中心”,当有人开车去另外一个城市时,他就可以把自己的行程挂在搭车中心,与别人分享他车里的空余座位,搭车的人将分担他的汽油费,一路上有人陪伴司机也不会太孤独,我们这些没有车的穷学生能享受有趣的旅途,还给一些人提供了社交的机会。那时还没有互联网,搭车中心的运营是基于电话系统,效率很低,这也是优步和滴滴的前身。

那时我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念书,这是一个工业城市,奔驰、博世、保时捷等知名企业的总部都坐落在这里,每年假期都有很多学生涌进这个城市来打工,可是斯图加特找工作容易找房子难。每到假期,很多学生都会回家或实习,他们的学生宿舍就会空出来。学生们把个人物品锁在储物间里,把宿舍交给学生委员会短期出租,正好满足了外地学生到斯图加特这个工业城市打工的需要,我每年都会帮助亚琛等地的中国学生找20几个学生宿舍,给他们打工时住。这正是早期的分享经济,也是爱彼迎(Airbnb)的雏形,所不同的是,是互联网让一切变得更加高效,插上腾飞的翅膀。

最近看到佟才录写的瑞士“时间银行”养老得故事,觉得很受启发。

他在瑞士旅居期间,租住在克里斯蒂娜老人家里。克里斯蒂娜66岁,退休前在一所中学教书,退休已经两年了,但她每天依然忙忙碌碌地早出晚归。他以为克里斯蒂娜老人退休后又找了一份工作,可瑞士的退休养老金很丰厚,足以让她晚年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一天,佟才录忍不住把心里的疑惑告诉了克里斯蒂娜。老人听后笑着告诉他:她并没有重新找工作,每天出门是去把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将来老了不能动了时再用。 原来,时间银行由瑞士联邦社会保险部开发,即人们可以在年轻时把照顾老人的时间存起来,将来自己老了、病了,需要人照顾时再拿出来使用。申请者必须身体健康、善于沟通和充满爱心,每天有充裕的时间去照顾需要帮助的老人,其服务时数将会存入社保系统的个人账户内。 

克里斯蒂娜退休后,觉得自己身体仍然健康,充满活力,于是就想做些有意义的事。刚好她所在的圣加仑市推行时间银行养老,她就到当地社保机构的时间银行申请照顾老人。时间银行的工作人员负责帮克里斯蒂娜联系到服务对象87岁的独居老人利萨,克里斯蒂娜每周去利萨家两次,每次2小时,帮老人做些家务,推着老人出去散步,到超市购物,陪老人聊天等。在她服务满一年后,时间银行会将克里斯蒂娜的工作时数统计出来,并颁发给她一张时间银行卡,等到她病了或老得生活不能自理时,就可以凭着手里的时间银行卡去时间银行支取时间和时间利息。届时时间银行会每天指派专门义工到医院或家里去照顾她。另外,对于那些已经把时间存起来,但最后由于各种原因(如住进养老院等)不需使用时间的老人,时间银行便把这些小时数折合成一定的金钱或物质奖励,送还给老人。

瑞士的时间银行养老,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养老开支,还解决了其他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可驱赶老年寂寞感,收获相互之间的友谊等等,这种养老方式深受瑞士民众的欢迎和支持。据瑞士养老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瑞士年轻人都希望参加这类养老服务。瑞士的时间银行 养老方式,非常符合时代的发展,在其他地区迅速得到推广,而且政府还专门立法支持时间银行养老,把时间存起来,等自己老的时候再用,这是一场用时间银行养老的革命。

瑞士还有大、小型专为坐轮椅和老人服务的廉价“出租车”——有私家车自己驾驶去接送老人,只收取一点费用,但是真的解决了独居老人们的出行问题!一些热心公益事业的人经常在自己举办的聚会邀请函上注明,不用带礼物,只需要一点捐款赠予特殊的“出租车”,这不仅是分享经济的创新,也是公益事业的一种创新。

一些国家的养老金是年轻人养退休的老年人,这常常造成养老金的巨大缺口。新加坡政府推行的公积金制度,强调自己养自己,年轻工作时存下公积金,个人账号,存得多,退休后可以用的也多。很多地方有“跳蚤”市场,把多余的物品廉价卖给需要的人,也获得自己所需的东西,这也是在调整供需之间的平衡。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分享经济的倡导,让全球的物质分配及调节更加方便和高效,我突然发现,很多自己儿时的幻想正是分享经济创新的种子,只是当时条件并不具备,可惜很多幻想早就被学校老师残忍地“纠正”了。知识越多,对人思想的束缚越多,自我本能越少,创新越困难。在经历了十多年教育体制的“重塑”之后,很多学生的创造力都被扼杀了,原因就在于他们越来越“成熟”,越现实,专注于哪个专业挣钱多、找工作容易,很多人却没有理想,缺少梦想,不会幻想,创造力也与他们渐行渐远。中国的教育体制是不是该多鼓励孩子们的幻想?

无幻想,不创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