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城市范例

2022-04-08 13:17:02
标签: 国际大都市 现代化 城市范例 加快建设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打造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城市范例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陈维民



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关键时刻,市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并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为青岛未来发展的奋斗目标。这既是全面落实总书记批示指示精神,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总遵循、总定位,在“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使命担当和伟大实践,也是青岛作为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理解、深刻把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时代精神和科学内涵,对于我们深入贯彻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绘就青岛篇章、实现历史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城市能级的巨大跨越

在城市理论中,国际大都市或曰国际化大都市,是世界城市体系中的最高层级,是指这个城市具有超群的政治

经济科技实力和能级,并和大多数国家的主要城市发生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关系,有着全球性影响的国际一流都市,是全球城市网络中的枢纽或支点。这个概念最初由国际著名规划大师格迪斯于

1915

年提出。美国经济学家、1976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在对城市与增长的关系研究中发现并概括了国际大都市的七个特征:

即世界

主要的经济、贸易、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主要的技术和制造业中心,全球交通的重要枢纽(尤指港口与国际航空港),强大的都市圈效应。这样的城市拥有较大的经济体量和城镇连绵区,产业、技术和资本的集聚扩散效应比较突出,对世界和区域经济有相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强大,人口和人才高度聚集,城市文化多元包容,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市场化程度较高,城市特别繁荣。

一直以来,纽约、伦敦

巴黎东京香港等属于

国际上公认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近年来,在研究世界城市/全球城市排名的权威机构GaWC(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和科尔尼的榜单上,排名前10位的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上海、北京、东京、巴黎、洛杉矶等城市代表了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水平。在世界城市/全球城市排名评价语境下,现代化国际城市则属于经济比较发达、在较小区域内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在GaWC关于世界城市分级中,现代化国际城市是处于AlphaBeta这样一些国际大都市级别以下的城市,它们又按照城市自身能级和国际化影响力的高低分为GammaHigh SufficiencySufficiency三个级别。

从国际大都市的定义来看,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标志着青岛开始由中国沿海开放城市、重要的中心城市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升级。它意味着,未来的青岛将成为经济特别发达、城市特别繁荣、功能特别强大的现代化大都市圈,作为我国沿海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经济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和“四新经济”领军城市的地位将更加突出,并将在我国新发展格局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全球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作用。

从现代化国际城市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升级,青岛有基础,有条件,也有底气。改革开放以来,青岛用了40年时间,实现了由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化中期向服务经济主导的工业化后期、由单核城市向多中心湾区都市的跨越。2017年青岛就跨入我国特大城市行列,2021年经济总量达到1.4万亿,七普统计城区常住人口达到717万。2021年全市人均GDP达到2.1万美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3:35.9:60.8,达到发达国家最低水平。根据有关专家研究,青岛有望在2030年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比党的十九大确立的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五年。世界城市评级权威机构GaWC2021年的评价结果也印证了这一可能。在GaWC2021年世界城市排名榜单中,青岛处于仅次于国际大都市的Gamma+级并在国内入围城市中居第一位。

二、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为“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新实践

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城市在扩大开放和实现现代化上一般意义的实践与努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百年梦想的伟大实践,还是“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的探索。它的核心要义在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因此,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百年梦这个大背景下去思考和谋划。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现代化的西方语境,我们党对于走什么道路实现现代化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八、九十年代,我们在全面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科学把握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类文明进程规律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由此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了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从而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随着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党又面临“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党的十九大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出了全面部署,确立了“两步走”战略,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等基本问题,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进行了具有开创意义的探索。

为“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九大后中央布局深圳、浙江、浦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先行示范。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确立了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竞争力世界领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先行示范目标;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提出了城乡协调发展程度更高、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优化、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建设达到更高水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五个文明”全面提升和共同富裕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的示范任务;围绕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上海浦东确定了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扩大国内需求的引领典范、现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窗口的奋斗目标。

总书记要求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同样蕴含着在“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方面进行由沿海开放城市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跨越升级的示范试点意义。中央布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范试点,只有深圳是作为城市范例提出来的。青岛与深圳在担负的国家职能和城市禀赋、发展基础、发展路径等方面存在差异,城市发展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各不相同,因此青岛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立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着眼于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找准青岛先行示范的方向与重点,突出青岛特色,展现青岛担当。

从现代化大都市效能看,深圳是我国第一个完全实现城镇化的城市,城市面积近2000 km²,建成区面积已接近50%人口密度7222/km²,单位面积产出15.6亿/km²大都市的特征比较突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之一;青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7%,城市面积1万多km²,建成区面积只有6.72%人口密度1234.6/km²,单位面积产出只有1.8亿/km²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如果青岛能够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加快城乡统筹、区域协同,实现共同富裕,这对于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从经济基础和产业高度化水平看,深圳作为特区和新兴城市,得改革开放之先机,国有、民营和外资三足鼎立,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经济占主导,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劲,以华为为代表的一批信息技术企业在全球信息经济领域拥有话语权。青岛作为我国近代形成的首批工商业城市,传统产业占比较大,转型升级任务较重,新兴产业和民营经济集群化水平不高,对产业拥有国际影响力的只有轨道交通和白色家电产业,工业互联网方兴未艾。如果青岛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培育壮大“四新经济”取得突破,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抓住机遇、变换赛道,增强创新动力,形成国际影响力,就可以为其它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从城市现代化质量看,深圳是我国最年轻的城市,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指数最高的国际大都市。在国家发改委与云河都市发展研究院共同开展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评价》中,深圳一直排在北京、上海之后居第三名,青岛一般排在16名左右。作为一座已有120多年历史的老工业城市,青岛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既面临老城区更新的历史性难题,还存在公共产品提供不足、公共服务优质均等化水平不高的短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年来在全国排20名以外,2021年才冲入第16位,与城市地位不相称。青岛应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做好城市更新、公共服务优质均等化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三篇大文章,探索走出一条空间优化、功能重塑、优质服务共享、集约精致的大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为老工业城市振兴提供有益借鉴。

青岛在努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示范样板方面可探索、可实践的还有很多。譬如如何依托青岛的开放优势和国际航运中心、国内综合交通物流枢纽优势,在我国新发展格局中成为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支点;再譬如如何遵循特大城市发展规律和治理需求,加快智慧城市、文明城市、精致城市、韧性城市、法治城市建设,在建立科学、完善的现代城市治理体系上大胆探索,努力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现代治理的样板,等等。

三、青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主要任务

十九大以来,我们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思考与探索。譬如关于公平与效率问题,提出了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再譬如关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有为政府的引导、规范、调节和约束作用;还譬如关于资本的作用问题,提出了既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又要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防止资本野蛮生长。这些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路径和任务等提供了根本遵循。

按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判断、总目标、总要求、总布局、总遵循和总部署,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定义出发,青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应着重回答好这样一些重大问题:

——能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走出一条超越传统现代化路径与模式的新路。与资本主义现代化不同,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兼顾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的现代化,是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生态、环境与制度统筹协调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方式,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增长,追求增长的稳定性、发展的均衡性、环境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公平性和发展成果的普惠性,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创造青岛经验

——能不能有效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最大限度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代化,既要防止旧的体制机制藩篱的束缚,又要防止全盘西化的干扰,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深化改革全面开放。这就要求我们要大胆解放思想,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顶层设计和制度性创新,在经济、社会等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打造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全面开放新优势,在深化改革、全方位开放上展现青岛力量

——能不能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资本主义的制度缺陷决定了其很难解决好两极分化问题。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影响共同富裕的既有分配制度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青岛工业化城镇化的现实出发,构建大中小城镇合理分布、产业梯次布局、专业化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都市圈发展格局,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推动城乡统筹、区域协同、公共服务优质均等,在实现共同富裕上提供青岛样板

——能不能防范和治理“大城市病”,构建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历史上,发达国家许多大都市过度追求财富中心、经济枢纽地位,由此引发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物价过高等大城市病。在我国,伴随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无序扩张,类似问题也在许多城市蔓延。大城市病不仅降低了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也推高了城市生产生活生态成本,建设智慧、宜居、通畅、安全、绿色、包容的城市已经成为21世纪的城市主题。青岛要建设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就要在构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城市治理模式和制度先进、充满活力、廉洁高效、共治共享的现代城市治理体系上取得突破,为我国的现代化城市建设贡献青岛方案

概括来说,青岛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就是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更高效能的治理和更高品质的生活。为此,我们要做到“五个率先”。

一是在实践高质量发展上率先走在前列,建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突出的样板城市;

二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上率先走在前列,建设具有较高品质、较强影响力、海洋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三是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上率先走在前列,建设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枢纽城市;

四是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上率先走在前列,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和胶东经济圈中心城市;

五是在抢占产业变革制高点上率先走在前列,建设长江以北四新经济”领军城市和创新策源地。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