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探秘
(2009-11-25 10:23:35)
标签:
脑科学杂谈 |
分类: 脑科学探秘 |
六评《激活沉睡的脑》
【原文】
我们日常生活用的最多的就是左脑,因此又将其称为“现代脑”。右脑具有形象思维能力,但不具有语言功能。右脑的信息来源渠道:一是人出生后凭直观感受直接摄取的;二是经过左脑反复强化的信息转存的;三是祖先所经历的人和事经过浓缩后遗传下来的。因此我们又将右脑称为“祖先脑”。(P,36)
左右脑相比,右脑处于劣势,只有在左脑的兴奋状态镇静下来后,右脑才有“表现”的机会。但右脑存储的信息包含了500万年来祖先所经历的人和事,其潜能相当于左脑的10万倍。把我们的大脑比喻为沉睡的巨人毫不为过。开发智能首当其冲的任务是发掘右脑的潜能。(P,36-37)
【悖文】
在20世纪的后十年直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脑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认识到,大脑是由神经元和连接突触构成的复杂的网络结构组织,左脑和右脑既有分工,又要密切合作,共同来完成信息处理、加工、存储和发布。还认识到,大脑实际上是一个混沌体系。先来了解一下:脑的认知与脑的混沌状态
“混沌状态”与随机无规律状态不同。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好像存在随机无规律状态,实际上其组成的各个成分是有规律的,只是合在一起就看不出各自的运行规律了;后者是从整体到各个组成成分都呈现随机无规律状态。有人喻为,前者好像是暂时在车站等火车的旅客,虽然杂乱无章,但各自都有一定的车次和目的地,一听到广播,立即呈现出有规律的人群;后者则好像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也没有任何指令可以规范它们的行为。
实际上大脑是一个混沌体系。决定大脑处于混沌状态的神经基础有三个:一是大脑结构的复杂性,它具有千百亿个神经元,神经纤维联系非常复杂,由突触连接构成的神经网络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可变性,但这种连接具有严格的传入和传出的级连性;二是不同的脑区有相互的联系,刺激和诱导不能孤立任何一个脑区或使之停止活动,但不同脑区间的联系和作用时间-空间模式是有一定规范的;三是不同脑区和神经元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质,它们有着各自固有的活动频率,但有可能由一个共同的基波使其活动调制起来。
这种得到调控的混沌状态可以使脑连续不断地产生新的活动方式,新的结构联系,新的功能集合体。这些由脑创造的新的活动模式可以是脑具有新的感受、鉴别、分析能力,这是脑与人工智能机主要的不同。(《脑科学导论》P,236)
在现代脑科学看来,人为地刻意去开发右脑,从而挖掘它的潜能,都是徒劳无益,纯属迎合商业性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