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左脑是现代脑 右脑是祖先脑 -引自《激活沉睡的脑》

(2008-10-07 08:26:59)
标签:

左脑

右脑

健康

分类: 知识就是力量

                我们有两个脑吗

  人的大脑由一条深深的顶枕沟纵向跨越整个脑,大约深入到脑的中心位置,将脑分成两个半球。

  对于两半球——左右半球的功能和作用已经争论数世纪了。早在公元前400年,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对人脑二元性的可能就做出了阐述。1874年,英国人John Hughlings Jackson提出了脑有一个“主要”半球的观点(Binney&Janson,1990)。从20世纪70到80年代直到今天,虽然争论稍有减少,但还是常常听到人们提及左脑优势和右脑优势,来表示语言和分析优势(左脑)或者艺术和情绪优势(右脑)。对左右脑的划分产生了图书和课程的小产业(主题一般为右脑绘画,或是发展右脑的管理风格),目的都是要增加右脑的活动和思考。甚至连教育者们也都尝试设计更多的课程来开发右脑。正如有时侯许多新理论的出现一样,我们的意图很好,但是对这个复杂研究主题的应用却背离了实际的科学研究。科学家专门为我们对“两个脑”的狂热创造了个名词叫做“二分狂热”。

  任何一个关于脑半球作用的理论和观点都并非是完全错误的也并非完全正确。过去20年里,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关于脑半球作用的研究。通常情况下,我们对脑研究的越多,就越能充分地了解其复杂程度,我们的脑半球也不例外。新的发现促使这个领域的主要研究者和作者开始修正他们早期的观点。关于脑半球及其功能,哪些早期观点经受住了考验?我们获得新的信息又是哪些呢?

  我们早就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左半球控制右侧的身体,而右半球控制左侧,我们还知道这两半球是通过许多束称作连合体的神经纤维联结在一起的。其中最大的是4英寸长(10厘米)的叫做胼胝体的神经纤维。胼胝体是脑中最大的神经纤维,由30万根轴突组成,这些神经元的附属物负责发送信息到其他细胞。我们早就了解这些信息了,但是对于每侧半球有着各自的专有功能的认识还相对较新。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加利福尼亚技术研究所的几位神经科学家就在探索控制癫痫病发作的方法。一个半球的癫痫的病的发作或电位混乱通常会通过胼胝体导致另一半球的发作。神经科学研究者Roger Sperry和神经科医生Joseph Bogen与 Philip Vogel都推测,切断胼胝体可能阻止电活动在两半球之间的传递,从而终止或减少癫痫发作(Ornstein,1997)。他们的猜测是对的。经过手术把胼胝体切断后,病人的症状明显减少,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功能完好。但是对这些病人的研究显示,他们的脑发生了一些不寻常的事情,如果病人右手拿一个物体(如铅笔)使物体远离视线他们可以命名或描述这个物体。但是,当左手拿着铅笔远离视线的时候,他们声称自己没有拿东西。这个结果另人迷惑不解,并引发了对这些‘裂脑“病人的进一步研究。研究发现两半球的功能确实是专门化的(Gazzaniga,Bogen&Sperry,1962)。根据这个研究,我们现在相信,当左手拿着一支铅笔远离视线时,”裂脑“病人不能对其命名的原因是因为左手与右半球进行信息交流,而右半球产生语言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当胼胝体被切断之后,闹两半球不能相互交流,“沉默的”右半球无法让病人命名这个物体。回顾一下,大约95%的人的左半球主要负责语言能力,一些左利手相反。

  进一步的研究也揭示了脑半球的其他一些专门作用。左耳对音律(右半球)的感知比右耳(左半球)要好。情绪也显示出偏向性,右半球处理较消极情绪,左侧处理较积极和乐观的情绪(Ornstein,1997)。左半球受损的人在辨别面孔时有困难,而右半球受损常常难于找到周围的道路。

  脑半球专门化争议最激烈的方面是情境问题。我们对阅读内容及对所听内容的理解都取决于当时的情境。例如,一句“哦,那很好!”可以表达高兴也可以表达挖苦。除非你通过身体语言,人们说话的语调,叙述中先前的句子来估计情境,若不然一个句子就没有了意义。有意思的是,右半球负责编码外部信息,让我们可以对别人说的或我们读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右半球让我们可以“扑获”玩笑或是对评论进行合适的回应。右半球汇集了所有的观点,让我们不但看见森林还可以见到树木。右半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关世界的整体观点(Omstein,1997)。

  “裂脑”病人的研究很有意思,但对我们这些拥有完好胼胝体的大多数人而言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的脑半球也显示出相同的倾向吗?研究者Rostein Ornstein用EEG对正常人做了广泛的研究,证实了从“裂脑”病人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Ornstein和他的同事们让被试进行简单的任务,比如给朋友写一封信(左半球)或排列木块形成图案(右半球),然后在他们操作的时候记录脑电波。研究者对比了这两种活动过程中的α波(指示清醒、空闲的脑)和β波(清醒的、正在处理信息的脑)。在写信的时候,左半球表现出更多的β波活动,右半球则是更多的α波活动。而一个人在排列木块的时候情况正好相反。Ornstein把这一现象的特征描述为“打开”主要负责特定活动的半球并暂时关闭另一半球(Ornstein,1997)。虽然现在我们都清楚地知道脑半球都有自己的特性,但是我们必须记住它们一直都在协同工作。进入一个半球的信息很快可以被另一半球使用。两个半球的反应经过了紧密的协调与配合,因此只产生一种对世界的看法而非两种。例如,当你忙于交谈的时候,你的左半球为你产生语言,但你的右半球为你的语言添加语调。这样一来,听众可以用他们的右半球判断情境和全面理解话语所要表达的隐藏含义。当被异侧半球激活的时候,每一个脑半球的特性都发展到极致。你的脑两半球以一种完美的合作关系协同工作,这种协作在Robert Ornstein(1997)的书《右脑》(The Right Mind)中被描述为:

   虽然它们相隔有5厘米那么远,但它们毕竟是在同一具身体里面。它们有相同的皮层,相同的脑干,相同的脊髓。每一个半球都与另一半球共享着数年的经验。它们在早晨吃同样的谷物,中午吃一样的汉堡(因此它们的血液发生相同的改变);它们有着同样的激素。肌体释放同样的神经递质并像注射鸡尾酒一样穿过它们、它们从他人那里听着相同的废话,看相同的电视节目,并且它们参加相同的派对。任何一个半球都不是自顾自地进行操作,这就比如我们不能仅靠一条腿行走,或者长方形的面积只决定于它的长或宽。几乎没有任何事情是由左半球或者右半球独自控制的(Ornstein,1997,p6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