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段奇清的博客
段奇清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992
  • 关注人气:9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贤妻良母教子有方

(2024-06-01 09:10:12)

贤妻良母教子有方

段奇清

亲情,是一根“教鞭”,打在身上或许令人痛,但它于柔软中,却能激起人的坚韧意志与美好德行。

有这样一位母亲,其丈夫性情豪爽,有侠义之风,他爱结交朋友,本来还算富有的家庭,只因为朋友有困难他总会出手施舍帮助,家里原装满东西的箱柜竟然十有九虽说如此,闻他侠义之名而来的依然络绎不绝,家中常常宾客满座她就变卖娘家陪嫁过来金玉首饰,置办的酒席一如往日丰盛。时日稍久,家中便愈发贫困,这样的日子或许别人根本不能忍受,但她心情坦然没有半点忧愁的样子。母亲的慷慨大度,令幼小的儿子蒋士铨颇感骄傲,也十分敬佩。

蒋士铨十,为避免他成为只会围着母亲转的膝下儿竟怂恿丈夫,将不能骑马的儿子硬是绑在马背上,一家人去遍游塞北苦寒之地。出门前,母亲特地儿子在路途中无论遇见怎样的艰难险阻,作惊人之态,发惊人之语,只有这样,见识方能积成气节男儿之身才能安得下一颗男儿之心。这里的惊人之语是因惊恐而失言,惊人之态是因惊慌而失措。

她就是清代出身南昌府名门望族字守箴钟令嘉能在青史留名,主要是因为她对儿子不一般的教育生下儿子后,丈夫常年宦游在外,又因丈夫仗义疏财,家中跌入困顿之中。知道家中请不起老师,在蒋士铨四岁时,钟令嘉便开始每天教《四书》中几句话。儿子太小,不会拿笔,就把竹枝成细丝后再剪断,弯成一撇一捺一点一画,然后拼成一个字在教蒋士铨识字时,她抱上膝盖一个字认识了,便拆掉这样拼拼拆拆,每天教儿子十个字第二天,她让小士铨拿了竹丝出昨天认识的字,有时一个字要拼上好几遍,直到没有错误才停止。六岁母亲才叫拿笔学写字。

为不让儿子和自己受冻挨饿,钟令嘉刺绣和纺织做工时她膝上放着书,叫儿子坐在膝下小凳子上一边手里操作,一边嘴里教儿子一句句念咿咿唔唔的读书声,夹着吱吱哑哑的织布声,成为极为感人教与读的亲情之乐曲。

秋去冬来,寒冬腊月到了半夜,天气极为寒冷。母亲坐在床上,拉起被子盖住双脚,儿子坐在身前,她便解开衣服用自己的胸口儿子的后背天这么晚,一整天读下来小士铨很是疲倦,在母亲怀里睡着了。一会儿,母亲摇摇儿子,说:“可以醒了!”儿子诵直到头遍鸡叫,她这才和儿子一同睡觉。

如此苦心教与读,终于换来他们想要的,蒋士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考中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他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诗与袁枚、赵翼共称为“江右三大家”。

蒋士铨后来将这段教读经历写成《鸣机夜课图记》,文中对“虎妈”没有半点的怨恚,有的只是感恩和尊敬。其原委在于教读中,母亲始终能拿起亲情的这根“教鞭”。

士铨读书难免有懈怠时,母亲就拿戒尺打几下,打后又抱着儿子哭泣,说:“儿啊,你这时候不肯好好学习 ,到时怎么去让我见你父亲!懂事的他,为了不让母亲见到父亲时心有愧疚,也要振作起来发愤学习。

以亲情感化人,重在身体力行,为此,钟令嘉会常常“敲打”和规劝丈夫。蒋士铨十岁那年,丈夫宦游归来,可仅仅只过了一年,她便怂恿丈夫带着儿子去游览塞北苦寒之地,以此来坚定儿子的意志,涵养他的男子之气。

游历途中,丈夫若有错,她正色婉言规劝,丈夫要是一时使气发怒听,则屏息静气等到他的气稍稍缓解便又去力争,直到丈夫听劝方罢刑罚者,捍刃之甲胄也”,不可不慎。身为地方官的丈夫判决案时辄携儿立席前,说幸以此儿为念。”以提醒丈夫不要犯昏做错事,更不能徇私枉法,以免儿子受到牵连。直到丈夫首,她这才带着儿子离去。

钟令嘉“耳提面命”,也让丈夫拿起亲情的“教鞭”,在严格施教中,儿子更为健康地成长。

对于孩子的教育,要以亲情去感化,而重点是为孩子做出表率,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受到父母美德懿范的影响。如此,举起亲情的“教鞭”,也就托举起孩子一片美好的蓝天……

 

发表于《传奇故事.百家讲坛》20224

字数:1598

地址:湖北省仙桃市新城壹号512202室   邮编:433000

电话:13135997369    0728-3274271   QQ 547213055

微信号:13135997369身份证:422427195812070333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仙桃市宏达路营业所  户名:段奇清  账号:6052 3021 6200 5404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