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2013-06-15 19:27:15)
标签:

风景

旅游

实拍

卑尔根

bergen

分类: 驴影浮光

夏天来了,还是那副吊儿郎当像儿。早上才一睁眼,百叶窗已被照得通亮,窗外天空中有大朵的白云流过吧,搞得屋里一明一灭,像是在放幻灯。拉起一截百叶窗,拿出一盆冬天里从垃圾场捡回的多肉植物放到窗台上去享受暖日。不经意间这盆当初濒死的小绿植窜起了一倍多高,身下小而单薄的花钵已经显得相当寒碜,像是过去穷人家的苦孩子,发育了的身上紧绷着几年前的旧衣衫,破损的袖口仅能勉强遮住胳臂肘……好吧,希望早日捡到一个大点儿的花钵为他扯上一件新衣裳,好让他放手放脚地痛快成长。

话归正传,继续在卑尔根疲沓沓疲、吊儿郎当的流浪之旅。 

 

港湾对面那座方形的古堡是卑尔根昔日的老城堡,后文会有介绍。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P1


人家天天钻出钻进的过道看着也挺新鲜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2

 

这一段长坂坡爬上去比上三层楼都累人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3

 

在一家超市里补充了一袋香蕉,出门扭头一看,又看见上文介绍过的新教堂的钟楼。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4

 

市中心的街道上保留一些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老建筑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5

 

这栋房子看起来年代更久远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6

 

老式的过街天桥?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7

 

就在这节骨眼儿上一场豪雨席卷卑尔根全城。这时正好走到了国家大剧院附近,先在剧院旁边高大的欧洲七叶树下避了一会儿雨,但几分钟后雨水就穿透了十几米高的树冠,不得已躲到了剧院正门的屋檐下。边望着大雨兴叹边借这个机会掏出三明治和香蕉解决午餐,这雨一下就下了一个来小时,心疼时间啊。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8

 

一待雨霁,大家都纷纷走出躲雨的地方,街上一时显得比先前还热闹了。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9

 

随手拍几张有特色的建筑和街景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10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11

 

卑尔根圣约翰教堂钟楼的尖顶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12

 

本来打算抓紧时间进圣约翰教堂看看的,结果下午不开门。失望之余在教堂后面发现一座小庭院的入口,这么高的竹丛在北欧还不多见呢,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钻进去看看再说。

 

原来这是一座小型的植物园,怪不得园口绿地中植物种类这么丰富呢。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13

 

博物馆花园(Muséhagen)是隶属于卑尔根大学自然历史系所属卑尔根大学博物馆的一座植物园,始建于1887-1889年间,占地约1.4万平方米。一百多年来已收集3000余种不同的植物,其中大部分为来自挪威本土和世界各地的野生植物,同时兼顾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植物。

 

由于用地面积十分有限,连博物馆楼角中的一块三角地也不舍得空置。虽然多是野生植物,但深深浅浅搭配在一起也给人一种很鲜活的感觉。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14

 

植物门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15

 

园内的这栋房子大概就是管理人员的办公楼,一楼的门比较高大,估计是放置小型机械和工具的仓房。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16

博物馆临花园的一侧有一条长长的阳台,下面是带门洞的长走廊。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17

走廊内部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18

 园内一隅立着一座半身铜像,估计是该植物园的创始人。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19


走廊外侧是一座小花园,中央有两座长方形的水池,种着睡莲、菖蒲等沼生植物,周边花池里种植着一些比较矮小的地被植物,株高矮的种在前面,高的种在后面,免得相互遮挡。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20

 

花池中不时点缀着一些天然石块,大大地淡化了人工化的痕迹。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21

 

这座花池周围围满了杜鹃,早来两个月的话应该很美。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22

 

一座造型类似磨盘的喷水池,老驴既然来了是不是拉上三圈磨再走呢。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23

 

水池中央花池里的玉簪开得正盛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24

 

水池的另一侧堆起一座小土山,甭问,这里一定是展示高山植物的地方。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25

 

走上去别抬头,会有置身阿尔卑斯山间的错觉。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26

 

叠山掇石的水平明显比丹麦人高明许多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27

 

最南部是一片英国式的草皮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28

 

一万多平米对一座植物园来说真是太迷你了,基本无法种植高大的乔木,没多一会儿就穿肠过肚地把这座植物园逛完了。雨后看到这么多植物还是感觉很清新,与圣约翰教堂失之交臂的不快早已烟消云散。

 

柏树后面浅色的建筑是“卑尔根海事博物馆”(Bergen Maritime Museum)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29

 

 从植物园出来的返途上再次路过圣约翰教堂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30

 

圣约翰教堂(英语:St. John's Church,挪威语:Johanneskirken)位于卑尔根市中心偏南的一座高坡上,十分醒目。这座新哥特式教堂历史并不很长,建于1891年至94年间,设计者为赫尔曼•梅约•贝克(Herman Major Backer ,1856年–1932年)。该教堂拥有1,250个席位,是卑尔根容量最大的教堂。钟楼主塔61米,并不算很高,但因地理位置特殊,在卑尔根的大部分地区都能欣赏到其挺拔俊美的造型。

 

圣约翰教堂的侧面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31

 

后面的礼拜堂外景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32

 

来一张竖版大张的,时间下午三点半,差不多该往码头溜达了。别忘了,船票的事儿还没落实呢。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33

 

写博文时才发现这张与P10是同一座建筑,既然已经贴上来就懒得删了。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34

 

站在圣约翰教堂门前的山顶俯视卑尔根那条主要商业街,人最多的那个地方就是鸥称为“黄金十字”的路口。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35

 

终于候到四点过后来到码头,果然“海达路德”(Hurtigruten)轮船公司的大厅里有了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一打听去往奥勒松的船票,他们说,每天下午四点游船靠岸后散客即可登船购票,但不提前预售。哦,原来这么简单,只要当天背着行囊直接上船就可以了,怀里揣了大半天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地,兜里虽然仍没船票,但有了踏实。

 

老码头边的一座木建筑,估计是昔日的旅客候船室。没见过这么不讲究对称性的老房子。再仔细一看,右侧延伸出来的那一部分应该是后来扩建的。注意看,二楼和三楼修建的也是大门而不是窗户,想必轮船靠岸后打开门、伸出长板子过道,可以直接搭在轮船二层和三层的甲板上。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36


时间虽然尚早,但天气不佳,时不时还犯点儿小脾气洒一阵小雨。干脆,收工回青年旅店做晚饭、闷小酒儿。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37

 

想起晚饭嘴里就馋了,把相机收进双肩背加快步伐。可是看到一些动心的画面又不得不再次翻出相机捏几张,就这样收收翻翻反而平白多耽误了不少时间。磨叽之人就是穷折腾的命。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38

 

再次路过卑尔根的“黄金十字”路口,前几次这个雕塑面前人都太多,这次终于看了个究竟。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22

P39

 

休博两周,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