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2013-03-15 00:08:01)
标签:

风景

旅游

挪威

实拍

ullensvang

分类: 驴影浮光

死猪一样在鸥达长途车站候车室的长椅上侧身躺着,也不敢睡死,偶尔还要注意千万不能让挂在嘴角的哈喇子淌到地板上。百无聊赖之际终于听到一辆大巴的发动机声由远及近,赶紧一个机灵坐起身,掏出手机一看才三点四十。大巴在候车室门前停稳,从车上走下两三个乘客后司机便熄了火抱着方向盘休息。虽然时间还早,停车的方式与上次也有所不同,但还是吸取教训,从敞着的车门向司机打听。果然这就是要经过洛夫特胡斯前往某地的长途车。激动得眼泪都快喷出来了,麻利儿地回候车室取了行李,上车打票。票价三十多克朗,还算公道。

又上来两个女乘客,大巴在差五分钟四点的时候关上车门出发了。
三十多公里的路,转眼就到了。在到达洛夫特胡斯车站前就发现了Janne帮忙在网上订的那家小旅店,一是因为就在路边,二是因为实在太有特色了。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1

 

实际上这家小旅店不在洛夫特胡斯镇上,而是坐落在附近一个叫尤仑斯旺(Ullensvang)的小村子里。小旅店的介绍上说了,距离洛夫特胡斯车站一公里,而且是平路。下了大巴沿着公路往回走,拐过一个大山湾就一眼望见了鲜花簇拥着的“尤仑斯旺客栈”。

对这家小客栈实在是太钟爱了,前后出入四五次,每次都忍不住拍几张,回来一看共拍下近百张片子。本文就晒出一部分,让各位博友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好好看看这个充满自然乐趣的小客栈,原来挪威人是这么款待背包客的!

 

被油漆成朱红色的尤仑斯旺客栈(Ullendsvang Gjesteheim)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P2

 

这晚的住宿费用比鸥达便宜很多,460挪威克朗,含早餐。其实这都是次要的,当时即使旁边有一座同样收费标准的五星级饭店,坚信还是会选择在这里下榻,因为这样的住宿环境与背包客的身份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这种在屋顶上种草的风俗在欧洲很有历史了,据说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就时兴过。但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都被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扼杀了,目前在挪威的山区却保持完好,真是不可思议。08年奥运前后北京也搞过一阵子屋顶绿化,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是方兴未艾,因为北京的年降水量太少了,而且极其不均衡,顶多种些耐旱的景天科植物。如果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浇水、护理,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P3

 

这座小客栈虽然只有十三间独立客房,每间备有1-6张床位,但因餐厅在当地很有名气,所以供客人就餐的位子很多。主餐厅在红楼的地下,院子里也是露天席位,黑色的木屋是供团体就餐的单间。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4

 

小店就坐落在沿哈当厄峡湾东侧的公路边,地势比公路低很多,所以走在路上正好可以欣赏屋顶上盆景一般的植物种植。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5

 

当地气候多雨,所以也用不着向房顶上浇水,夏季凉爽不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很好地融为一体。房前屋后故意散落着几件昔日的农具,每次进门都给人刚从田里干活回来的错觉。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6


 这就是小客栈入口的柴扉了,不是背包客的话这个坡度还真是有点难度。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7

 

 棚顶上同样生机盎然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8

 

 风雨飘摇,摇摇欲坠的感觉,主人喜爱大自然的匠心可见一斑。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9


 就是偏爱这么吊儿郎当、不成体统的造型。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10

 

大概是因为向左倾斜了,主人在柴扉的左侧加了一个弧形的支撑。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11


隔在院子与公路之间土坡上的植物配置,打死也不信并非出于专家之手。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12

 院子里的一个石板圆桌,现在已经成了摆设。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13

客栈的另一侧,后来入住的就是二楼左侧第一个窗户那间客房。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14

隔着一条小路的住宅,看样子是主人居住的地方。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15

 

精致的木雕,应该有些年头了,因为这样的细木工匠人现在不多见了。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16

 

即使是新的部件也做了仿旧处理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17

在客栈南侧的草丛里滚落着这样一个圆咕隆咚的石头纪念碑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18

随处可见这样民间风格的装饰品,虽然造型不十分准确,但乡土气息却十分浓厚,原汁原味的挪威民间工艺品。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19

现店主约四十来岁,后来和他聊了很多关于这家小客栈的事。他说这家店已经经营近百年了,在当地很有名气。前代主人(他并未明说是否是他父亲)是一个博物学家,兴趣十分广泛,小店里各处散落的老式农具等杂物都是他亲自从附近的农家那里收集来的。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20


与这匹铜马一起来一个时代穿越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21



 前主人还真是兴趣广泛,看见一块有意思的石头也捡回家挂在廊下的柱子上。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22



 屋顶的结构,看来下面还是特意做了防水层的。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23


一座充满童趣的小房子,房门刻意做成随意形的,门可以打开,里面可以进去一个小孩子。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24



房顶上的蕨类植物,看样子这里的冬季并不十分寒冷。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25


这条铁链子就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了,求解。开句玩笑话说,即使是想上吊自杀的人来到这里也会打消念头的。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26


 客房主要在二楼,一楼朝南的是一间大客厅,也可作为会议室使用。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27

 

小客栈门厅的吊灯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28

进门后对景是两座用树瘤制作的木柜子,一个土地主、一个地主婆,身体的部分可以打开,里面有隔断。红色的楼梯向上是客房,向下通往地下餐厅。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29

二楼走廊。虽然外面很自然,甚至给人杂乱的感觉,但内部十分整洁。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30


浴室厕所是公用的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31

 

厕所内的洗手池,发现有什么特别吗?池子比普通的深,水龙头出口很细,为的是便于游客用空矿泉水瓶接水。挪威不愧是旅游名地,为游客想得十分周到。这也是自己用瓶子接水时才切身体会到的。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32


 这么看着很多人会误以为是一座大仓库呢吧。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33


 每间客房的窗户都开着通风,看来今夜客满了。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34


客栈的北侧有一条湍急的山溪,客栈的用水自然来自这里,怪不得那么清冽甘甜。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36


山溪是从附近的雪山上流下来的,虽然是地表水,但因沿途没有污染源,所以不用净化就可以放心地直接饮用。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37

挪威人就是这样自然的环境中喂养大的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38


记得小时候也住过一个这么有山有水的地方,在那个叫横断山脉的高原,滇南那个叫开远市的下面偏远的山区里,那个叫江边林业局,那个叫三零一分场的场部,那条有一个小水磨坊的不知名的山溪边,那个现在自己也搞不清到底在哪儿的山沟沟里。想到这里,返祖的热血在沸腾……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39

 

 山溪哗哗啦啦地淌着,就像一个永不知疲倦开心的孩子。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40

主人特意介绍了一下这座房子,据说是前主人从山上很远的地方搬迁过来的,式样属于典型的挪威传统木造山居,是小客栈里最古老的建筑,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41

目前屋顶和内部做了重新装修,可作为团体会餐的餐厅使用。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42


 这样的家居方式挺特别的吧,有效利用了室内的收纳空间。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43


 一些有年头的老物件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44


带雕刻的椅子。抱歉,用了闪光灯还拍糊了,真够潮的。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45


 门柱上的雕刻和一截奇形怪状的树桩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46


 怎么样,邂逅这样一座山水之间的小客栈算不算三生有幸呢。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6

P47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