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城的后花园 (上)

标签:
风景风俗海外情感深度游文化原创摄影杂谈休闲建筑旅游景点花卉 |
分类: 驴影浮光 |
这天,与埃德温(Edwin)老先生约好一起开车到郊外兜风、赏秋,兴奋之余一早起来就拉开东向的窗帘确认当天的天气。在这个秋日渐渐衰老而去的时令,能摊上一个不下雨的好日子还是需要些许运气。
嗯,晴间多云,看来受老天爷眷顾着,运气不错。
早九点准时在我们小区的停车场与埃德温会面,我用丹麦语和他打招呼、感谢他带我们出游,埃德温立即对我说:我知道你丹麦语进步不小,但今天我们讲英语,这样你儿子也可以听懂。恭敬不如从命,我也乐得机会把自己夹生的英语再翻炒一下。
一路上埃德温说起美音的母语嘴就没闲着,向我们介绍着丹麦的历史及文化,他还是一位语言大师,通晓很多词汇的来龙去脉。
大约8000年以前,北欧地区还被冰原覆盖着,最早人类的活动痕迹可追溯到5、6000年以前。根据现有考古发现,早期的人类也是从南部迁徙来的,而非本地原生。他们带来了狩猎和农业种植技术,并在这里生息繁衍。
望着车窗前飞逝着层林尽染的秋色,我们的话题也自然转到了植物。埃德温介绍说,很多植物的名字也承载了它的起源,例如,郁金香,tulip,表明是从土耳其(Turkey)传来的花卉,而桃子(peach)是无疑是来自波斯(Persia)的水果,丹麦语中橙子叫appelsin,直译过来就是“中国的苹果”,而芸香科中柑橘属的植物学名Citrus也体现着其中国的血统。怪不得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就写下了名篇《橘颂》,当时的北欧大地还沉睡在冰天雪地之中,当然还无福品尝来自中国的黄“苹果”。
我们第一站来到小牛湾(KALØ VIG),这里因小牛岛(KALØ)而得名,离岸不远的海湾中一座小土岛如半潜在水中露出牛头和脊背的小牛,正应了中国成语中“泥牛入海”的古训。
岛上有一座古城堡的遗骸,有关其早期的历史介绍如下:
Kongeborgen Kalø Slot blev oprindeligt grundlagt af kong Erik Menved omkring 1313 som én af mindst fire borge i Jylland for at styrke kongemagten efter omfattende bondeopstande. Borgen blev anlagt på en ø ude i Kalø Vig, som blev forbundet med fastlandet via en kunstig dæmning. De nye borges formål var altså at tvinge den omkringboende befolkning til lydighed, hvorfor disse "tvangsborge" selvsagt var forhadte. Christoffer 2. måtte således i sin håndfæstning i 1320 acceptere, at de nye borge skulle nedrives igen. Kalø blev nedbrudt allerede et årti efter opførelsen, men ret betydelige rester stod dog tilbage. Om det var kong Christoffer eller sønnen Valdemar Atterdag, der påbegyndte genopførelsen af borgen, er ikke klarlagt.
博主编译:
小牛岛的皇家城堡最早于1313年前后由当时的丹麦国王埃里克六世(曼德维)兴建,是当时日德兰半岛地区最大的四座城堡之一,其目的是稳固疆防、镇压日益频繁的农民起义。城堡建在小牛湾的一座小岛上,既可以统辖附近的城池,也便于守卫一座人工水坝。这样的统治性城堡必然招致当地人的痛恨,至1320年克里斯托弗二世执政时期城堡被毁,其后虽由各代君主不断重建,但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仍是一片君主统治的废墟。
埃德温在地图上向我们讲解周边的地理环境。
这个地区貌似博友“丹麦馨人”(链接)的领地。
从小牛湾西望,透过长满衰草的荒原和野树可以看见奥城热电厂高大的烟囱。
东滨寂静得像内陆湖泊的小牛湾。
这时我傻乎乎地问埃德温:海边为什么没有人垂钓呢?他的解释是沿岸的农业使用了大量氮肥,氮随河水流入海洋,使其中的藻类死亡,鱼也自然就消失了。农业污染,是这样吗?不得而知。
北枕富饶的黑土地。
离开小牛湾,继续我们的踏访。
石坟Poskær Stenhus是一座5,500年前新石器时期的坟墓,在莫尔斯(Mols)地区很多小山包上都有被厚土掩埋着的石坟,其中一座挖掘出来供人观览。
是不是很像英格兰南部威尔夏郡(Wilshire)著名的巨石阵(Stonehenge)?
正圆的一圈石垣中心是一座巨石搭建的石头房子,灰褐色的石头上布满了粉绿色的苔藓和石花。
附近方圆几十公里内没有石山,远古的人们是从何地、如何将这些大石头搬运来的呢?覆盖在顶部的巨石摆放得四平八稳,在没有水平仪的时代应该是一个建筑奇迹吧,而今天看来一切都是谜团。
墓道的入口。
走进坟墓,窥望我们来的路。
周边的山包上牧歌悠扬。
这天游览主要内容之一是一座小型的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莫尔斯山(Mols Bjerge)。
Mols Bjerge er et af Danmarks
storslåede landskaber. Følges de bugtede grusveje og stier ind i
området, vil man opleve en afvekslende natur med tæt skov og åben
hedebakker med vidt udsyn over Molslandets kyst. Gennem fredninger,
opkøb og målrettet pleje er Mols Bjerge nu sikret
som naturområde.
博主编译:
莫尔斯山是丹麦最壮观的风景区之一。循着遍布其间的碎石小路和野径,可以在大自然中遍访各种趣味迥然的景致,密织的林野和开敞的荒丘,并可极目远眺充满野趣的莫尔斯海岸。如今,当地的环境和风物得到很好的保护,使之成为一处名副其实的天然地貌游览区。
由于时间所限我们的游赏只能择其重点。
Agri Bavnehøj
Udsigten er fantastisk fra toppen af Mols Bjerge. Med 137 meter under dig kan du næsten overskue hele nationalparken og mere til. I horisonten kan du på en klar dag se helt til Kalundborg – det er ca. 70 kilometer i fugleflugtslinje! Eller den nordlige del af Samsø, der ligger og putter sig bag Helgenæs.
Horisontskiven ved Agri Bavnehøj giver dig pejlinger ud i landskabet. Her kan du se et udsnit af de mest markante landskabselementer og bygninger. Du kan endvidere se hvor langt der ud til de forskellige steder.
博主编译:
阿格里烽火台
登上山顶可将莫尔斯山景区的所有景色尽收眼底。站在海拔137米的高峰,整个国家公园变得一览众山小。天气晴好时甚至可以清晰地眺望到70公里以外的卡伦堡(Kalundborg,位于哥本哈根所在的西兰岛)以及Helgenæs半岛身后Samsø岛的北端。
山顶的“方位标志盘”可以指引你寻找出远近的各处景点和建筑。
之所以翻译为“烽火台”,因为古时丹麦人也是利用这里较高的地势燃放烟火传递信息,与长城的烽火台异曲同工。
平时在城里骑车时总是觉得崎岖艰难。其实丹麦虽然丘陵起伏但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山,海拔137米已经算是这一地区的制高点了,而丹麦最高的山峰也才不过海拔171米。因此,整体来说丹麦还是一个非常平坦的国家呢。
站在山顶四下环顾。
所谓的“方位标志盘”如此这般,站在某个地名前抬头观望就可以找到所标定的地区。
山下游客歇脚处,虽空无一人却收拾得很整洁。其间遇到很多骑着山地车的年轻人在运动、享受这个大氧吧。
继续开车转悠时在群峦中的“五人磨房”(Femmøller)拍到一所丹麦传统民居。鸡犬相闻而老死不必往来,这里不就是五柳先生笔下的桃花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