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还给我们“二人世界”
(2010-10-10 23:04:52)
标签:
二人世界孩子父母家庭爱情亲情生活记录育儿 |
分类: 幸福纽扣 |
十月一日,小他爸正好出差回来,我正好不必值班,一家三口终于凑齐了!早就打好了谱一起去汇泉广场看马戏团表演。节目精彩纷呈,有的滑稽可爱、有的刺激惊险,让人捏一把冷汗过后不禁拍手叫好!看完马戏,一家人怡然自得的在公园里野餐、闲玩。身边总是有活蹦乱跳的小他,耳边总是萦绕着小他那唧唧喳喳、连续不断的话声、笑声、闹声和撒娇声,眼前总是小他那可爱、淘气、俏皮的小脸蛋儿呵。
下午回到姥姥家。我想,小他玩了一整天,也没睡午觉,一定很累了,今晚肯定一早就犯困。那么吃过晚饭,就别再让小他跟着我们颠儿回“小家”了,就让小他在姥姥家住下,早点洗漱早点休息吧。等我们明天再回来接小他。
饭桌上,我征询小他的意见,小他爽快同意:“好,今天我在姥姥家住,你和爸爸二人世界,我陪姥姥二人世界!”听到“二人世界”这词儿从小他嘴里冷不丁冒出来,还真弄得我和小他爸心里有点尴尬呢!怎么就有点做贼心虚的感觉呵!
晚饭后,我收拾背包的时候,又和小他爸嘀咕商量了一阵,我们看小他目前的精神头儿还不错,决定带小他一起回小家休息。一是不想让妈妈太累了;二是自小他出世以来还从未离开过我们的身边,睡觉总是在一张床上,突然把小他一人独自留下,担心小他不适应而哭闹;三是我们也很不舍得撇下小他而离开。
当我们再次征询小他的想法,并开始劝说小他和我们一起回去的时候,小他反倒更加坚定、自信的告诉我们:“我想好了,我就要住在姥姥家里,你们可以是两个人,我走了,就剩下姥姥一个人了。你们别烦了!”说的我们无言以对,那就试一试吧,锻炼小他一次,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小他行么?
我和小他爸向车站走去。原来一家人出门散步,小他总是“故意”隔在我俩中间,害得我们不能拉手,小他得意的一手拉住一个,开心得在我们中间蹦蹦跳跳的走路;我们说话小他也非要“打个岔”,弄得我们也没法多聊些自己的话题。而现在,我们又可以像当初恋爱季节的少男少女一样手拉着手、肩并着肩,随意走走、说说贴心的话儿了。可是一路上,我们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小他,孩子的一颦一笑都在眼前似的,聊起小他平日里的表现,也多是赞赏,觉得孩子真是个好孩子,而我们做父母的却亏欠了孩子不少,心里满是歉疚与自责。不时又担心起小他来,后悔就这样走了,没有坚持带小他一起回家。我们没有一点轻松惬意、偷闲欢愉的感觉,倒像是做错了事的小孩子一样,脚步沉重、心情沉闷、渐渐也都沉默了。
回到家,原来一家人住着好像总有忙不完的事情,都要围绕着小他打转儿,陪小他玩、为小他准备夜宵、和小他洗漱、给小他讲故事、哄小他睡觉…里里外外也都是小他的身影、小他的话声、小他的动静,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却也一天到晚热热闹闹的。而现在,家里好像一下子冷寂了许多,顿时也不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了,终于可以打开电视看看娱乐节目了,也可以端上一盆儿热水慢慢的泡泡脚了,但是这种百无聊赖的感觉真的不如和孩子在一起的充实幸福啊!
给小他打电话,电话里传出小他朝气蓬勃的声音,小他还是很快乐的小他,正和姥姥下象棋呢,一点也没有追恋我们的念头,算是给我们了一点心理抚慰。挂了电话,我和小他爸都说:“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了,以后不会再这样,要让小他跟在我们身边。”小他爸说:“幼儿园老师说过,这么大小的孩子正是与父母情感交流的最佳时期,不容错过,父母要陪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的情感、心理成长会有积极良好的作用。”我点点头。
21点刚过,妈妈打来了电话,告诉我们小他刚睡着。晚上玩耍、洗漱、讲故事一直表现很好,就是熄灯要睡觉的时候,哭鼻子了,有点闹人了,是想爸爸妈妈了。不过很识哄,妈妈对小他说:“谢谢你,留下来陪姥姥,要不姥姥会很孤单。”小他最终在一天的疲惫中和想念爸爸妈妈的泪珠里入睡了。听了心里酸酸的,觉得很对不住小他,为了我们的“二人世界”,让孩子受委屈了。
进卧室要睡觉了。靠墙里的那个位置是小他的,原来小他每次上床都要在那里打个滚儿,倒在自己的小枕头上,钻进被窝里喜滋滋儿的乐,催着我们快来给他讲童话故事。而现在,我不用再费口舌讲故事,也不用再费气力拍着小他的小屁股哄他入睡,半夜里也不用再强迫自己醒来察看小他是否蹬被子了,终于可以倒头就睡了。可是,那儿空落落的,我却依然睡不安稳,很想小他就在我的身边,月光下、暗影里,偶尔醒来的时候,能在朦胧之中见到小他那张熟睡的小脸儿,就会给我最好的安眠。夜里,几次醒来,便再也无法入睡了,不知在姥姥家的小他睡得怎样,又蹬被子了吗?醒了找妈妈了吗?不知道,只有盼着赶紧天亮,我们可以动身早点赶回小他的身边…
才分别了不到一晚,我们却已经深深地想念亲爱的孩子了!这一刻,我深刻的明了:自孩子出世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拥有并习惯了“三人世界”,它永远替代了曾经浪漫甜蜜的“二人世界”,但却比“二人世界”更加温馨、更加甜蜜、更加幸福、更加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