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荒十年(续八、二卡西七)
(2024-11-07 06:45:06)
标签:
古潭博客阿坝卡西种植杂谈 |
蛮荒十年
7
四五月,阿坝的生长季节来了,子宁竟然发现靠近小学校门前地面的野草中长出了几堆肥嫩的野生荠菜,她太高兴了,拔起了两簇就足够做一大碗菜汤,他们已有很久没有吃过绿叶菜了。荠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小时候在重庆住地的野外采荠菜是很不容易的,几个人往往要花费半天的时间,才够做一顿饺子的菜馅。这些荠菜够包两次饺子了,可是现在远离县城,既无肉,也无面粉。
小学校里靠围墙的地方曾是前任老师种过的菜地,荒废了半年多的时间,学生们在上面嬉戏,践踏,使土地变得板结,子宁和如琰替换着用锄头开挖出来,划成几块,分别播撒了豌豆、菠菜、莲花白菜等种子,菜种是春节回家时购买来的。住在工作组的战士也将自己下种后剩余的带有芽眼的土豆块送给了他们,于是又增加了土豆的种植。随着天气的回暖,种子发芽,长出绿色的小苗。他们未施用过肥,仅是种土豆时按战士的说明需要拌上草木灰,去藏族邻居家要过一些灶膛里的余灰。藏族主要用牛粪作燃料,这些余灰也就相当于草木灰,适于做底肥。此外,常有学生尿液的排放,土地早就积蓄了养分,绿苗长得非常旺盛。豌豆茎干高及人腰,掐下的六七寸长的豌豆芽尖还肥嫩好吃。豌豆种并不好,那是分在农藏乡上做知青的马眼镜送的,是他找来的用做马饲料的小而干瘪的麻豌豆,竟出乎意料地长得如此旺盛,其原因应归功于高原土壤的肥厚了。菠菜同样长得碧绿肥大。莲花白菜的秧苗已经移植成活,秋天可望收获,莲花白耐存放,后半年的蔬菜主要靠它了。
可是有一天,他们发现移种后已经成活的莲花白菜苗子全被人拔光。得知是一个叫木戈的孩子干的,悄悄地翻进院墙偷回了家去。木戈淘气调皮,来上学不是为读书,而是发现学校的玩伴多,年年都来读一年级,读到了十二、三岁,成了学生中的老油子,鬼点子多,胆子大。如琰气得失去了理智,他抓住木戈,把他带回工作组,锁上大门,不让他回家,以此惩罚。眼看将近黄昏,锁在门内的木戈大哭大闹起来,人群渐渐集结门外,纷纷嚷嚷,他的父母焦急地喊叫,拍打着大门。子宁看那形势紧张,而他们只是生活在藏民中的两个势孤力单的汉人,对峙的后果不堪设想,便立即去开了门,把木戈送还给了他的父母,一场难堪的结局才得以避免。
其实平时,他们与藏民的相处是融洽的。到卡西不久时,藏民中发生流行性感冒,他们一般不会因为小病去县医院花钱看病,同时搭上至少半天的时间。有个藏民喊着“老师!老师!”来找老师看病,他认为找有学问的老师,可能会有帮助。子宁曾看过针灸的医书,置备了银针,知道一点点皮毛,她便先给他在有关穴位上扎银针,再给他二片复方阿司匹林感冒药,他回去后很快见效好了。消息一下传开,就不断有人来上门求医,子宁一律皆先行施针,再送给二片感冒药治好了他们。很快作为自己备用药的大瓶感冒药片已全部送完。有被治好的人,用树条编成的尖底背篼背来十余块牛粪饼燃料作为感谢。子宁医治他们并未想过要得到回报,已经送来的牛粪又不好拒绝 ,便回应了一小碗大米,他很高兴。藏民的主食是用青稞麦做成的糌粑,大米主要对城镇居民和乡下干部定量供给,很多藏人甚至从未吃过大米。消息很快传开,又有些羡慕得到大米的人来送牛粪,都得到了一碗回送的大米。子宁曾经寻思,再高明的医生也不可能靠扎一次针就治好病人,或者吃一二颗药就药到病除,为什么他们会好得那么快呢?原因当然是因为藏民本来体质就好,身体自愈力强,从未或很少扎过针,只要扎对穴位,会特别管用,平时难得吃药,药的效力亦能在体内发挥到极致。子宁治好了他们,心里也收获了快乐。
工作组房后面有一大片草地,冬去春来野草新生,碧绿延展,辽阔无际。
一天,一个藏民来访老师,他们叫不出他的名字,而他却送上一大捧在草地里采集来的野草根实。他会说的汉话不多,清理出来便是“草草”,“根根”,“煮吃”。这是青藏高原一种匍匐地上生长的细叶野草,根上长出的椭圆状如花生米略小的东西,煮熟很好吃,清甜,粉面,营养价值高,当地叫做人参果。他们不认识他,他主动送东西是来示好。他们非常感谢,没有东西可以回赠,仍然是回送一小碗大米,让他带着欢喜回去。他们将人参果掺在米里煮稀饭,感觉人参果的口感有似煮熟的花生米,但更细更面更好吃。这是唯一的一次享用产自野草的人参果,采集需费功夫。
还有一天清晨,有人送来一只小花猫。猫很小,他从皮袍的怀里摸出来放在地上,咪咪的叫着,叫声轻柔,尖细。那是个细心人,他能想到,两个老师的生活未免单调,添一只猫,会增添不少乐趣,猫长大了还能捕鼠有用处。子宁问,猫这么小,拿什么喂它吃?他早有准备,便从袍子里又摸出一小瓶牛奶,将奶倒进盘里,小猫便津津有味地舔食起来。藏民家家养有牦牛,天天都挤牛奶,小猫不缺吃的,可是子宁他们没有牛奶喂它,这猫虽然可爱,却养不起的。他没想到自己忽略了这个重要生存条件,只好又将小猫揣进怀里带走了。他的好意令人十分感动。仍是一个不知名姓的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