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雨歇(续十一)
(2023-06-19 15:37:49)
标签:
古潭博客小说杂谈 |
尾声
余霏霏毕业于史无前例的运动期间,那时有“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流行说法,知识分子的地位,遂被排在地(地主)、富(富农)、反(反革命)、坏(坏份子)、右(右派)、叛(叛徒)、特(特务)、资(走资派)臭八之后,被呼为臭老九,需要去基层、边疆锻炼,去工、农、兵中改造思想。他们的分配方案由此定调,是历届大学生分配方案中最差的。她被分到大西北的边远之地。
起先她被分在小学教书。批判《水浒传》宋江的投降主义时,她被校长指派代表学校在县礼堂发言,引发了众人热烈的掌声。精彩的发言引起县委宣传部的注意,认为是个人才,她被借用到宣传部门工作。以后,她的多篇新闻报道和一些文学作品登载在了省级及以上的报、刊上,不仅为县里争了光,也引起省报负责人对她的重视,她又被调到了省报社。
高原地区实行两年一次探望父母的20天假期。有次探亲刚好有中学同学聚会,一个在大学教书的同学向她表达了爱慕之情,他们是从小学到中学的同学,彼此十分熟悉,他说,从上高中起就一直暗恋着她,不敢表白,觉得自己不配。余霏霏认为人还不错,又曾经两小无猜,知根知底,一年后结为伉俪。
一恍眼间,她独自在西北高原生活、工作了十年有余,她思亲、思乡心切。纪元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始,此前大学多年停止招生,内地很多单位急需补充人才。她和丈夫都积极行动,争取调动工作,终于如愿以偿地被调了回来,进入一家文学期刊社做编辑工作。
有次余霏霏去省会出差,走在音院附近的一条小巷子里,与迎面而来的萧潇不期而遇,谁也没想到老天竟会如此安排,想回避都来不及。分别十余年,彼此皆有不少变化,可是相貌依然熟悉,马上认出了对方。他们找了一家茶园坐下来谈话,各人讲述了自己的情况。她得知萧潇经历了三次婚姻,第一个妻子是音院学生,主动和他要好是想借婚姻关系在毕业分配时得到照顾留在大城市,可是未能如愿,还是被分到了县份,不久离婚。第二个妻子和他生下一个女儿,因患精神疾病而离婚。第三个妻子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人凶悍,将他看管得极严,几乎没有自由。他将全部精力投入专业和教书育人,家只是吃饭和栖息的地方,到了退休年龄也不退休,继续工作。时代在变,人的思想也在变。萧潇痛悔在运动中被主流意识误导,失去清醒,伤害和错过了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女孩子,说对不起是那么苍白无力,而内疚正在惩罚自己,延续终身。
他们留下了彼此的电话,却很少联系,也许这是最好的相处方式,直到余霏霏得知萧潇去世的消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