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威士忌 |
分类: 餐厅评论及吃吃喝喝 |
传统习惯上把英国、爱尔兰、美国、加拿大、日本列为威士忌五大产出国,所有的威士忌书籍及网载文章众口一词都这么说。威士忌的出现己几百年,苏格兰和爱尔兰都自称是威士忌的创史者,只不过苏格兰产出量大,影响广泛,早己是世界威士忌“霸主”,任何行业谁是老大谁就发言权,谁就有权制定规则,甚至按自己意愿编写历史。
我在海边度假屋的威士忌小吧台,打开正在喝的酒有苏格兰威士忌麦卡伦双桶12年、克里尼利基14年、艾格登12年、女王15年、高原骑士12年、艾伯迪12年、芝华士12年等,还有日本威士忌响、角瓶、美国威士忌4玫瑰等。
威士忌在那里始出并无历史记载,也没有确切证据。可见的威士忌文献记载是1494年,苏格兰王室财务部有这样一段记录:“赐于修道士约翰•柯尔8瓶威士忌”,这可证明在这个年代威士忌己开始流行。不过那时的威士忌还没有使用木桶酿熟,而是蒸馏出来直接饮用。直到18世纪初期开始的百年私酿酒时代,真正成熟的威士忌才得以诞生。1707年英格兰将苏格兰并入,政府对酿酒业加收重税,迫使小酿酒主避入深山偷着私酿威士忌。知道为什么苏格兰威士忌酒厂都在偏僻之地了吧,几乎都有一部“逃难”史。那个时候的人好单纯,酿造威士忌使用最好的大麦,纯净天然的山泉水,天赐之宝泥煤又随处可见,更为重要这时雪莉桶出现了,威士忌进入橡木桶熟成的阶段,纯正的威士忌酿造技术此时才算形成。
据说爱尔兰12世纪时己有人饮用谷物酿成的蒸馏酒,威士忌的历史可谓年代久远。16世纪蒸馏威士忌在爱尔兰才在民间普及,在此之前只在修道院酿造。1780年以都柏林弓街酿造厂诞生为起点,爱尔兰的威士忌大为兴盛,酿造厂一时达几百家之多。一、二次世界大战、爱尔兰独立战争,尤其是美国百年禁酒期的影响,爱尔兰威士忌大受打击,绝大多数灰飞烟灭,至今仅有区区4家威士忌酒厂。注意所谓爱尔兰威士忌还包括英国的北爱尔兰,并非是单独一国的概念,而是指在爱尔兰土地上酿造。爱尔兰威士忌为避开使用麦芽重税,以不发芽大麦酿造为主,因原料不太做主,故采用体积庞大巨型蒸馏器减轻成本,以及用3次蒸馏的方式来弥补质量欠缺,这反而让爱尔兰威士忌产生了麦香浓郁、口感精细、滋味轻淡的特色,在全世界有一大批狂热的死忠。
美国威士忌酿造始自18世纪的苏格兰、爱尔兰移民,由于美国盛产黑麦、玉米等谷物,威士忌酿造自然改用了谷物。1776年独立后的美国政府财政危机,对威士忌课以重税,迫使酿造商纷纷逃往当时仍不属于美国的肯塔基州,至今这个州仍是美国谷物威士忌酿造的大本营。1783年波本威士忌出现,1789年苏格兰移民爱利加始创以玉米为主的酿造技术,被誉为“波本威士忌鼻祖”。说到底美国威士忌还是由苏格兰凯尔特民族所创造,留有苏格兰威士忌的深深烙印。
加拿大威士忌以黑麦为主要原料酿造,在全世界威士忌中口味最为清淡。加拿大仅有七、八家威士忌酒厂,数量少的可怜,大部分都由面粉加工厂转型而来。加拿大盛产小麦,17-18世纪许多不赞成美国独立的英国移民迁居到加拿大五大湖周边,他们大片种植小麦,并将多余的粮食卖给面粉厂。面粉厂也无法多囤积,只好用于酿造威士忌,这便是加拿大谷物威士忌的起源。
日本首批威士忌由三得利的前身寿屋所创造,鸟井信治郎于1923年秋建立了日本第一家山崎蒸馏厂,担任厂长的是从苏格兰学成威士忌的竹康政孝,这个人是日本威士忌的始创者。1929年推出的日本威士忌首个品牌白札始终销售平平,直到多年后推出山崎、白州单一麦芽威士忌才扭转局面大获成功。1934年在北海道诞生了日果旗下余市蒸馏厂,所生产的角瓶威士忌至今仍很畅销。
以上简单说了一下世界五大威士忌生产国的发展历史,我为什么在此要提出应改写世界只五大威士忌生产国了,是因为威士忌发展至今,无论生产和销售都产生了很大变化,“威士忌己不是原来的威士忌了”!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苏格兰年产威士忌7亿多升,美国4亿多升,而印度接近2亿升,无疑现在是世界第3大威士忌生产国。而且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印度消耗威士忌全球排名第一,耗掉全球产出一半的威士忌。据Euromonitor2019年统计的数据,印度人一年喝掉9000万箱威士忌,人均灌进2.6升。依据这种情况,印度是不是该排进世界六大威士忌生产国,世界威士忌五大产国的历史该改写了。
由于印度没有威士忌法律,生产的威士忌有人认为不够标准,添加了其它不该添加的东西。可日本同样也没有威士忌法律,生产威士忌时也时常“乱来”。如果从这个角度说,是不是不该厚此薄彼,一碗水端平来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