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过去讲一技之长,常理解为掌握了一门专门技术,这个“技”显然是指技艺、本事,而所谓“长”则为专业、长处。传统观念上认为一技之长可安身立命,吃穿不愁,老话常说:“一招鲜吃遍天”。
老话经常是真理,显然一技之长现在仍是人生保障,不可变的生命信心。
但是传统观念的一技之长,太局限于一种实际技能,一项专门技术,固化于实操层面。

而一技之长所含的内容应更宽泛,只要能掌握某项专业知识,能让别人能受到影响,并获取相关知识,被视为一种可获取的资源,简单粗暴说,就是能从这个人这学点什么,这也应该是一技之长,而且是人们最需要的专长。
我的公司原有一名员工,特别喜欢汽车,每到周末休息,最大的乐趣就是和男朋友逛汽车卖场,或是到汽车4S店转悠,大型车展也从不拉下。那时南方都市报颇为火爆,每天报纸100多个版,每天都有几个专刊。她每周固定买某天的报纸,里边有汽车周刊。和我们聊起汽车头头是道,滔滔不绝。对面开来辆车,她知道是什么牌子,这是那个型号,这款车最早那年出厂,什么突出特性,优势在那,不足是什么等等。她和男朋友没车,她也不会开车,可对车如此痴迷和了解。和她在一起一阵,就能学到不少有关汽车的知识。哦!这让我想起有不少军迷,对战斗机、军舰、坦克、导弹等了如指掌,热爱至极,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解和研究上,可他们从未掌控过这些武器,甚至从未见过实物。其实这也是“一技之长”,实实在在懂得一行,是某一行的地道行家,但并沒有实际演练和掌控经验,只是理论及学识上特别明白。

我想说清的很明白,一技之长并非仅是技术之长,也不限于独有一门技艺,这些是有形、可捉摸及逮到的实际事务。一技之长更在于专业知识和生活常识,这是真正可以普及、传播大众知识的技能,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更大。中国正面临生活水准大大提高的品质化时代,新生活的氖围日益浓郁,感知新时代的进步,特别需要对品质生活的引导和培育。此如怎么喝红酒、威士忌、咖啡,品尝生火腿、奶酪有什么讲究。还有骑马、滑雪、玩帆船、打高尔夫球等怎么入门及提高技能,以及互联网带来的智能化崭新变化。这些都需要有人在人群中做市场启蒙,基本知识传播,这很可能无意让周边的人开始关注、了解,并由此感兴趣介入其中。周围人的榜样和示范作用特别有效,一个人从喜欢到全情投入一件事情,常常是受边际影响。

“一技之长”演变到这个时代,早己不是技能上“一招鲜”养家糊口的概念了。我看过一本翻译过来的书,忘了作者是谁,书名叫“创业是种想法”。一技之长也应是“想法”上的大长处,观念上的大有长处。

(文与图完全无关)
华润小径湾傍晚景色(小径湾六期邻居徐未迟拍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