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6/有力气生活

分类: 杂谈 |
读到台湾作家蓝白拖一段话,挺有感触,他说:
“我们常常花太多力气去生存,而没力气生活,经常忽略身边的美好,忘记自己拥有的一切。世界有张地图,你的心里,也有张自己的地图,旅行和生活,都是人生的进行式。"
从小到大,沒完没了,我们一直听到的都是努力学习! 努力工作! 努力奋斗!
耳朵都听出茧子了,可这些豪言壮语,言外之意就是努力去发财、去当官,竭尽全力来出名,让你花太多力气来生存,累个半死。中国人现在就这点事,见到谁都感觉各种利益缠身,欲望爆棚的一副样子,全心全意为之奋斗的全是这个,感觉一分钟都不能安静下来,分分钟都想暴富,一夜飞黄腾达。可能从没有人说我要“努力生活",生活吗,活着就行了,还用花力气,还要努力吗!
在中国你不努力生存还真不行,除非你有个好爹,富二代、官二代什么的,怎么也凑合是个中产家庭,现在阶级己经固化,出身己多少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至少可以让你是努力,还是可以不努力才活得下去。我们都说日本是低欲望社会,年轻人什么都不追求,什么都不要了,不谈恋爱,不结婚,不买房子,不要孩子,生活超级简单,能活着就行。可是人家整个社会早就铺就了一条幸福大道,社会对一个人的保障都渗到骨头里了,不用操什么心,不费什么力气,随随便便国家就让你过得好好的。整个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也就相差一倍左右,最穷的和最富的没多大距离。而我们呢?
我讲个蒙古国的事例吧,一个蒙古国大学教授给学生讲课,说我们国家的贫富差距,就象窗外那座摩天大厦,和你们的小拳头相比的差别。
蓝白拖所说的有力气生存,沒力气生活,经常忽略身边的美好,是说把全身心,把所有力气都放到赚钱、发财、当官、出名上了,一切都是为达到利益最大化,欲望无休止,这方面的任何可能都去钻营,任何机会都不会放过,挖空心思,竭心沥血都要出人头地,光耀门庭。面对生活全是物质性、炫耀性的消费和索取,住大房子、开好车、穿名牌,花天酒地等才算是过上了好日子。乔布斯临终曾遗言:
“无休止地追求财富只会让人变得贪婪和无趣,成为一个变态的怪物-----正如我一生的写照。”
如是这样就没心思,没空间真正用心于生活,那些细微、琐碎、平常,甚至是有些庸俗的生活小乐趣、小确幸,也就是织就真正幸福生活点点滴滴所在,算是身边的美好。
比如在家里学做面包、甜点,能够烤出香脆、软糯的玫瑰酥,那是多么开心呀!
这些日子我和太太迷上了奶酪,新鲜无皮奶酪、柔软奶酪、蓝纹奶酪、半干奶酪、全硬奶酪都分别买来尝试,遇到喜欢的口味,那个开心呀。这些很小很小的“幸福",可能完全被忽视、漠然,也许早被唾弃,那有什么意思,太无聊了。有的人离品质生活,有质量的日子,离得好远好远,对新事物、新时尚不敏感,沒兴趣,没有意愿学习和进步,十年前他是这个样子,十年后再见依然故我。去年我们有一群朋友,在国外有个集体旅游式的聚会,有些朋友己30多年未见。相处几天后,海外生活多年的一位感慨地说,怎么有的人还是几十年前的街头小混混。前段时间去上海,见到公司原来年轻的同事,给太太推荐了一款日本品牌擦手油,说用了你会爱上擦手,当时试了一下,香味优雅,清爽干净。太太很喜欢,回来就网购了2管。对新事物敏感,充满新奇,身边那怕很轻微渺小的一件事,也能发现其点滴美好,这才是努力生活。
(文与图完全无关)
参观位于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这个馆收藏了蒙克本人无偿捐赠给奥斯陆市政府的全部作品,有油画1100幅、4500幅水彩、18000幅版画及素描本,正在展出的画作不多,连100幅都不到,但是都是最精华的。代表性的有阴暗消沉的《病中的孩子》,极积明媚的《春耕》,可最有名的《呐喊》却藏于挪威国家画廊,遗憾没有看到。爱德华·蒙克生于1863年12月12日,逝于1944年1月23日,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版画复制匠,世界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
我年轻时就喜欢他的画,代表性作品深刻于心,印象强烈,今天得以见到原作真迹,欣喜若狂,至为激动!
蒙克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能感受到他深切的心理苦闷,那种呼唤式的处理手法激情飞扬,挥洒自如。早就知道他的作品对20世纪初德国的表现主义成长起了主要影响。奥斯陆因为蒙克而增添光彩和魅力,迟来的我,向心中崇敬的大师致敬!
















前一篇:2055/深圳因香港而生
后一篇:2058/红酒的好喝与不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