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中学校服成时尚

标签:
校服深圳中学生中学中学生校服 |
分类: 杂谈 |
深圳地王大厦后门正对着深圳电大,路过经常见到电大进进出出的学生。不过我一直有个困惑,看到不少学生仍穿着深圳中学生的校服。上电大是大学生了,为什么还穿中学的校服,让我委实不得其解。前些天从网上看到一条消息,英国伦敦V&A博物馆展出了中国深圳中学生的校服,还在展品下加了说明,讲这个是在深圳每个中学生每天都要穿的标准制服。很实用,而且非常舒服,许多中学生毕业后还会继续穿。深圳中学生校服已成为中国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穿着时尚。就在流行漫画和手办中也常出现深圳中学生校服。我把这条消息编成一个帖子发到微信朋友圈。一个在深圳大学当老师的“小朋友”跟帖说:“我一直好奇深圳的孩子为什么上了大学还穿中学校服,后来懂得这是一种城市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这个跟帖可以知道深圳所有大学的本土学生,仍穿读中学时的校服可能是个普遍现象,这在中国其它城市大学绝无仅有。这位在深大当老师的“小朋友”在微里问自己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他们的回答总结为一句话,认亲必备。”深圳长大的孩子们上了本土大学,习惯用仍穿中学校服的方式寻找认同感和集体意识,这种极富标志性和符号化的行为,传递出作为深圳学子的一份骄傲和自豪。至于为什么用特定制服这种方式强调深圳本土的特别价值,用其来强化一种特定群体的普遍认同意义。想追究下去肯定会想的头痛,对我来讲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
过去读一些书,了解到服饰向来是人类发展的历史标记,也是人的历史文化象征。这种象征除了是对生活中一种事物直观感性的认知,更是对社会某种事物长期积淀、认同,具有普遍性、暗示性的集体意想符号。不过以上所印证的通常是指民族服饰,而把已过时的中学生制服作为一种普遍认同和暗喻,真的有些奇怪,有些不合常规,不应对现实,当然更不适合即时所必需的穿戴。只能理解为虽然岁月流逝,时过境迁,中学校服所具有的个人意义,仍强烈地表现出自某种自我情感和人生经历。与其说是“认亲必备”,还不如说是理想自我的一种象征。还有可能原因更简单,就是一种沿袭下来的衣着习惯。过去有人这么做了,被认同并效仿,也就一拨接一拨顺势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