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7/(旧作拾遗32)哲里木儿童版画的魅力

标签:
孩子们儿童版画哲里木儿童画小花猫 |
分类: 杂谈 |
这部分文章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表于《中国青年报》、《内蒙古日报》、《外国史知识》、《草原》、《民族文艺报》、《新闻战线》、《呼和浩特晚报》、《中学生报》等媒体。1991年9月又结集出版于新华出版社《现代日用品的美》一书。之后“美好生活的赞歌”、“看似寻常最奇峭”两文被收入湖南美术出版社的金高、王济达两部作品集。
在美术作品中表现大匚若拙的“童心”,这是无数画家梦寐以求的艺术境界。然而,成年人谁又能永远保持住孩子们那种未受世俗污染的童心?又有谁再象孩子们那样不带任何偏见,任何矫揉造作去观察生活和自然,从而画出真正无拘无束,怡然自得,天真浪漫的画儿呢?
童年啊,童年,多么迷人的年代。难怪儿童画被公认为人类绘画中最有魅力,最有趣味的一种艺术。
还是让我们看一看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哲里木儿童版画吧!
鲜红鲜红的强烈炭火苗,大团大团醒目的白烟,火盆旁一边烤火一边吸烟、捻线的爷爷奶奶穿着鲜明的大蓝裤子。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五颜六色线团旁睡懒觉的小花猫,它们简直就象刚从调色盘里跳出来一样,身上是艳丽的一块块红、黄、黑的花斑,好看极了!韩延泽小朋友《烤火》这幅画,完全体现了獐才会有具有的非常明快、绚丽、对比强烈的特色,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在感觉上首先给他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生活中的五颜六色,那些红、黄、蓝、黑、白等最纯粹最明快的颜色,他们最喜欢拿来作画。看着这样的画你犹如走进了一个绚丽多彩,变幻无穷的童话世界,心中怎能不勾起美好童年诗一般的记忆!
小猫正在偷吃主人的鲜鱼,可突然觉得有点动静,猛地一回头瞪大了眼睛,四肢马上做好了逃掉的准备,可嘴里还是不肯放下那半截子鱼,这是多么有趣的一瞬间呀!哲盟通辽发电厂学校一位小朋友画的这幅《馋猫咪》,体现了儿童的又一个独到之处,即孩子们最善于注意形象感情表现生动而引人注意的局部,往往只画引起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比如这只小花猫脸上只突出了那只大眼睛,十分生动和准确。孩子们小小年纪,小手都很娇弱,自然握不稳木刻刀把,所以刻出的作品,刀法是很身份证拙的,猫和鱼刺的造型也歪歪斜斜,后边吊着的鱼更是有些形体夸张,整个画面构图的空间尺度和物体的大小比例似乎也没注意。但是恰恰是这种稚嫩,构成了儿童画妙趣横生的特色。《中日友好万古长青》是九岁女孩卢颖的作品,在这位孩子的幼小心田里,远不知道什么叫约束,她的幻想就象一匹野性的小马驹,可以横贯万里、畅想千年。世间的高山大海、森林原野等等一切事物在她看来都可以任意飞越,上天入地,钻山游海也轻而易举。她的这幅画画了正在打电话的两个中日小女孩,两个电话机,两条电话线,就这么简单。中日两国相隔着的千山万水被她那么轻易地就越过了。这表现出了孩子们所特有的想象丰富而浪漫的特点,抒发了孩子们多么真挚而美好的理想啊。爱孩子们的画吧!在儿童与绘画之间,世界永远是一个美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