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7/付出与得到
(2015-03-21 09:54:50)
标签:
情感巴林石包头鸿门宴聚会 |
分类: 杂谈 |
多年以前,在偶然一个饭局认识了一个“香港人”,实际其刚从大陆移民过去不久。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都忘了这个人了,他却开始经常打电话或发短信给我:“什么时候再聚聚?”。上次就是个朋友聚会的场合,我理解他在问什么时再这样聚一下。问了许多次未有行动,这有点成“负担”了,没办法就专意张罗了一次“重聚”。这次这个人带太太来了,但整个“聚会”一大半的时间,都是他太太在推销一种保健品,是传稍的那种东西。这我才明白他那么坚持要与大家见面的原因。本来这也没什么,过去也曾遇到过这种类似的“鸿门宴”。但这次有点不太理解的是今天是我宴客,都变成了他的“鸿门宴”。以往想借聚会推销保险、传销商品的人也有。但人家至少还知道主动请个客,客客气气的请大家来吃饭,让众人们多少有些“嘴短”,还可能买些面子。实际上每次还真接受了不少,毕竟是朋友,总要给些面子。但这位一点血都不想出,还想办事,太能算计了,谁会理睬,结果可想而知。
还有一次去内蒙古包头,开车返回呼和浩特的路上,朋友打电话说他的一个朋友特别想见我,还当时把电话给了那个人。这人自称是搞篆刻的,用巴林石篆刻了不少印了,想让我帮助出本自己的篆刻作品集。希望我能马上再来包头见一下面商量此事,最后还特别强调过来时他给安排住宿和吃饭。开始沒答应过去,因为经常碰到“讲故事”的人和事,己没多大兴趣接触这种事,而且手里确实还有些要紧的事。但对方反复坚持,极其认真,只好第二天下午再次来到包头。朋友牵头见面后正是晚餐饭点,餐毕那人毫无埋单的意思,也只字不提晚上的住宿安排,还是我那位朋友结了账。到了他的住所看到书稿,认真谈了谈才知道他的真实用意,想通过我让巴林石集团花钱赞助他出这本书。这“乌龙”到那里去了,我还是“不太理解”。即然想让我帮你出这本书,那你首先要态度认真诚恳些,说过的话要兑现,不想兑现也要解释一下。还是那种只想获利不想任何付出的人,但天下有这种好事吗?其实我根本不缺吃啊住啊这点钱,只是从这个人的言行来看一个人的“诚信”。说了马上就不算的人,能相信他吗?能和他做朋友吗?也肯定不会帮他的忙。
在外边做事言行必果是根本,现代人不用讲传统那些“美德”,“心灵鸡汤”也统统没用。但有三条是生存必不可少,就是诚信、效率和品质。这些都是针对在外做事的,与个人品性和个性无关。有了这三条才有了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至于你的内心,你的个性,你的喜欢那永远是你自己的事,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对外边的人和事,就要把你自己彻底收起来,完全遵守现代社会人的行为准则。对别人不诚实、守信,不讲起码的情商,那怎么能做成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