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6/微信给谁看
(2015-03-20 15:21:14)
标签:
育儿微信手机别人电池 |
分类: 杂谈 |
前些天不小心将苹果手机掉地摔烂了屏。送专营店维修,说换个屏要948元,要是换新机则1980元。有些看不懂,问换新手机为什么这么便宜,说是专给店里配送的。我选择了换新机,但又多少担心这帮家伙很可能仅将手机换个屏及外壳,再冒充新机扔给我,或者以后这样给别人,中国什么事都值得怀疑呀。换手机需要几天时间,我转移电话到另一部手机,但微信、短信就收不到了,一下子“安静”了许多,多少有些不习惯。但也悄悄为此高兴,不用耗那么多时间摆弄微信了,丢一边去不看现也觉得没什么。以前总是一副离不开微信的样子,时不时总要拿起手机“检阅”一下。实际上是被这玩艺“绑架”了,空耗去许多大好时光,实际上如过眼云烟般毫无意义。
从用手机开始,就特别注意手机耗尽电再充电,不然电池就毁的快,过去没少为此烦恼。快没电又急着要充电,就要人为摆弄耗尽残电。没完没了放着音乐什么的,真是烦人!后来用上智能手机,开始时也“小心翼翼”要放尽电再充电,后来明白智能手机电池没有记忆,什么状态下,不管残电还有多少,都可以随时充,不影响电池寿命和质量。现在手机充电就“任性”了,想怎么充就怎么充,再也不关心把电耗尽这件事了。朋友告诉我将手机用尽了电再充,这样反而对电池不好。啊啊,怎么正说反说都有理呢。
前几天有个近十年未见面原工作单位“老前辈”打电话给我,约去东莞一见。开始挺庆幸数字手机自用上后就没换号,别人就是再久没联系我,只要知道我的手机号就能联系上。后来知道这老前辈也是问了别人才要到了我的电话,不过这也是“异曲同工”,还是始终用一个电话号码更方便与大家长时间不间断保持联系。
一开始“玩”微信”,很看不惯各种帖子重复转来转去。曾跟帖“警告”一些好朋友不要总是转来转去,最好有点自己的所见所闻。人家都置之不理呀,还有的回复时不客气,说我多管闲事!这样的我都把他们加入了“黑名单”。现在早就看惯了“分享了一个链接”,没这些所谓“链接”微信早就被抛弃了,说什么呀,有什么好说的。不好的微信帖子不认也得认,有些个别帖子还算不错,有可读性。但大多数还是“养生”、“心灵鸡汤”之类的东西,陈年烂谷子,陈腐死硬的让人受不了。还有特别恶心是造谣,“美国西点学校学雷锋”、“白宫草坪立了毛泽东像”什么的,真是痴人说梦,极度自恋地胡说八道。还有一个帖子是说李大歌唱家被判刑的儿子,同时犯事的几个人是谁谁谁。荒谬到白痴呀!说那几个人是红二代的儿孙辈,啊啊,这些人的孙子也都60大几了吧,还能和李双江的毛头小儿子玩在一起,共同去干坏事?稍有点脑子就知道是个完全胡说八道的帖子,可是微信上铺天盖地雪片般的转发呀,我太悲哀了。至于我也经常发“分享一个链接”,但我肯定是“首转”,就是直接从知名媒体的微信公号上转载,绝不转别人的帖子。还有我发的微信相当比例是“原创”,出国旅游时发的最多。有朋友说发的太“滥”了,一天几条,甚至十几条,好烦!其实这是不明白微信的真正意义。微信更应该是自己的一个人生记录,一种旅行日志。随心手记,自我为主,主要是给自己积累岁月痕迹,记录点滴生活的,这相当于过去的“日记”。别人看不看都没关系,一点也没所谓,烦的人烦就烦去,不用理睬。只要留给自己看,给自己留个日子点滴印迹就行了。也就是说微信从根本上永远是自己的一件事,与别人无关。谁都知道微信只有几分钟、几小时,最多一、天的时效性,过后永远没人理,沒人看了。最后还再去翻看以前微信也就是你自己,这个时候的微信只对你才是真正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