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28/旧作拾遗(16)地毯艺术

(2015-01-24 15:51:09)
标签:

地毯

图案

纹样

构图

色彩

分类: 杂谈

这部分写蒙古族民俗的文章上世纪80年代,也大都发表于《内蒙古日报》、《呼和浩特晚报》的草原文化专栏上。后收入我的作品集《现代日用品的美》一书中。此书1991年9月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发行。我对蒙古民俗没什么研究,当时写的也比较肤浅,在此仅算是个简单回顾吧。

 

以棉、毛、麻线为原料编织而成的地毯,既是用于铺覆地面的纺织品,又是精美的手工艺品。我国的编织地毯生产,历史悠久,图案设计精美、构图齐整;色彩悦目,光泽暗中透亮;质地柔中藏坚,弹性很强,经久耐用,早已驰名世界。

 

内蒙古的地毯编织业也很发达,产品种类也很多,有铺在会客厅、休息室的地毯,有用于卧室的壁毯和踏毯,有骑马用的马垫子,还有用于蒙古包内地上的毡毯。由于使用目的的不同,相应地就产生了不同特点的图案形式和装饰风格。好的地毯设计,放在室内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还能为室内布置增添装饰上的美感。

 

地毯的编织主要有“素凸式”、“仿旧式”、和“北京式”等几种形式,“素凸式”地毯,一般以片剪状造型,将花纹勾勒出浮雕般凸起的效果。图案粗装,花枝简炼,加上稳重调和的色彩,十分素雅大方。地毯设计首先要考虑到地毯铺在地上的使用效果,装饰纹样和色彩安排要尽量追求调和、沉稳,不适用过于鲜亮的颜色,构图也须很平稳,安静。这样才能避免地毯设计上最忌的毛病,图案如天花藻井般层层重叠,看上去地面坎坷不平,使人不敢贸然走上去。

 

“仿旧式”地毯,往往以几何图案为结构,在待定的格式范围内充以细碎的点状小花,图案密而不乱,并在满地花结构中留出斜方形大块空白,使图案有强烈的对照,这样自然形与几何形就会达到比较完美的结合,这种地毯色彩富丽堂皇,但不失浮夸,置于会客室显得十分华丽高贵。

 

我国地毯产区分布极广,原料、用途和制作方法各有不同,规格复杂,花色品种丰富,因此,各地的产品都应具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北京式”地毯本是以四个角花,当中一个团花为构图,画面纹样组织严谨,层次分明,有主有宾为主要特点。我区蒙古族工艺美术师塔尼拉利用这种结构形式,吸取了蒙古族民间图案艺术的传统风格,用卷草,盘肠图案为主要装饰纹样,这种地毯设计独具地方特色,色彩十分绚丽典雅,给人一种舒适雅致的美感。

 

前几年,包头地毯厂还生产出了一种在我国已失传了五十多年“盘锦式”地毯,这种地毯过去是皇宫的御用之物,横长式构图,底边织以连续性起伏的波状图案,左右两条对应的龙形纹样,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气势磅礴,十分生动,特别是这种地毯的色彩,金碧辉煌,甚为精美,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