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08/石头生意回归正常

(2015-01-12 18:28:46)
标签:

房产

石头

巴林石

藏家

书画

分类: 巴林石漫谈

先说不正常——2005年中国宝玉石市场开始价格暴涨,实际上国内古玩书画都是这个时候开始“阔绰”起来。依市场常规,古董、书画每年有10%左右的正常增幅,10年光景能有个倍数的价值增长。2005年之前的中国宝玉石市场就是一直如此“波澜不惊”的。2005年—2008年中国古玩市场整体疯涨,东西几百倍,上千倍的涨,涨的人目瞪口呆,大把人发了财。我看过不少原来日久天长守着一个石头小店苦艾艾的人,最后都“抖”了起来。身家雄厚,今非昔比了。原来几万块买的石头,这会都可以卖上百万、几百万了。即使是价格快速增长的头几年,有魄力的人如敢投大钱“砸”一块石头,整对了转手就是多十几倍、几十倍的赚钱,一下子就翻身了。我知道一位石头“大户”,当初就是东拼西凑600万,买了一块鸡血石摆件,然后切成方章来卖。仅用了三分之一切成的鸡血方章就回了本,剩下的“捂”了一段时间,就更赚的邪乎了。这样的故事当初比比皆是。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大家都有些担心,以为好日子就要结束了。没想到我们温总理扔出4万亿来救市,各省市政府也跟着抛钱。弄的社会上热钱滚滚,谁也不安心做生意了。整天就是炒炒炒,炒房子、翡翠、和田玉、普洱茶、红木家具……什么都炒,四大名石当然也被烧的“发烫”。不仅没危险,反而更一路高歌,越来越疯狂。现在回头看,中国古玩市场,包括石头的整体发飙,价格飞涨,完全因为两个原因:一是腐败。绝大多数东西,都被买了送给官员“雅好”了,而且是越昂贵越好卖。正是有送官员这个行贿渠道,才把石头炒的价格越来越高。另外就是相当部分矿产、房地产老板投资石头来赚钱,将大把资金弄进来搅和。我知道好几个矿产、房地产老板都拿上亿资金买了石头,但他们绝不是喜欢石头,无非就是短线或长线来炒作。价格增高了就暗暗往出抛,另专门有人替他们出货。常常是左进右出,大赚一笔。可以说10年左右石头的“狂热”,谁谁爆发了的神话故事满天飞。就源于这些不正常的腐败、投机现象,形成了巨大的泡沫。石头的真正藏家早已尽数逃悼,没有人有钱能买起动不动几十万、上百万,甚至几百万,几千万的一块石头了。石头行内一块鸡血石叫价上亿、几个亿的也不奇怪。基本上就是3种人在石头舞台上跳舞——行贿的个人或机构、财大气粗的企业老板,还有石头商家自己。而且互相买来卖去最主要是石头商家自己,毕竟前两种买家也大都是通过他们交易的。有个石头店主,仅为一河北的矿业老板当石头“买办”,前后就有上亿元交易额,其也因此就一跃成为石头屈指可数的“大户”之一。我问一位石头知名商家,到他这里买石头的主要是什么人?说几乎全是同行。十年石头市场的风云变幻,其实可以回归到一个简单的场景。就是诺大的一个剧场,舞台上演出的非常热闹,台下却没有一个观众。也就是说石头没有终极的消费者,即那些真正喜欢石头的藏家。一种商品永远只在倒来倒去,始终在漂流之中,无可着落,没有最终的实际消费者,这还算正常吗?最近北京,山东的书画市场都开始“雪崩”,大批画廊倒闭,全因为没有人买书画去送礼了。仅此一条生意路断了,大批人就没了生计,石头市场的不好看肯定会紧跟其后。市场终归有其正常发展规律,任何人为的操控、炒作都不会长久。像花一样灿烂的表象终将被撕裂,泡沫就是泡沫,谁也挡不住,谁也不能不让它爆破。

 

再说正常——前几天万科老总郁亮讲了一番话,说房地产的白银时代已过去了,不可能再赚到什么俏钱了。万科要回到实业的状态,踏踏实实做事,靠品质、服务来赢得发展。其实这种认识也是石头行业要思考要面对的。要回到认认真真、平平淡淡做生意的那种正常状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一点一滴地服务于真正的藏家——以后的市场就全靠他们了。谁也别再想狠狠地赚大钱了,正常的经营,正常的取利必是“新常态”。

 

石头行业的经营从此开始一切正常,如果想有更好的发展,还要打造品牌从头做起,成为一个知名品牌石头店。让石头藏家信任、拥戴,靠品牌忠诚度,附加值来推广市场,扩大经营,取得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