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22/巴林石雕刻

(2013-04-22 16:29:03)
标签:

也是

质感

一面

刀光

典型

杂谈

分类: 巴林石漫谈

巴林石雕刻秉承寿山石传统雕刻技艺,内含深厚历史文化底蕴。雕刻技法经数百年锤炼,另加上现代学院派美术基础的相融,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近年来随着巴林石资源进一步紧俏和昂贵,巴林石雕刻已出现了一些新的转向,镂雕和透雕因颇费石材已日益稀少,圆雕也已变得造型更加简炼、圆润和流畅,工艺更加细腻精巧,讲求结构流畅、滑爽,以及层次有韵律的起伏变化,形体和风格更为古雅和华丽。浮雕和薄意出现了比较多的博古花纹装饰,突出古香古色。钮头雕刻也开始尽量简约和饱满,不事过于复杂的精雕细刻。

 

、巴林石的雕刻工序

 

1、相石

对一块巴林石进行雕刻之前,必须要将这个石头审视和剖析一番,找出石头的利弊,明白其中的奥秘,再根据石头的形状、色彩、纹饰,以及通透程度加以构思,全凭石材本身的形态、材质和颜色而造型、施艺和取巧色,这就是所谓的相石。

 

相石首看石形,石头原本的长短、厚薄和大小对石头雕刻有客观上的造型局限。最佳石形是长方形,构图灵活、可塑性大。相石要再看石头的材质,石质的优劣决定了雕刻的形式,如名贵的牛角冻地鸡血石和鸡油黄福黄石雕刻时都会尽量减少损耗,而中等水平的石头则不用顾及 “伤筋动骨”。相石同样要看重巧色。能巧妙地利用石头上的天然色泽,雕刻出与色泽相协调的作品,是巴林石雕刻创作的一大特色,能将巧色利用的好与坏,往往决定了一件作品的优劣。

 

2、雕刻

巴林石雕刻受寿山石雕刻影响很大,几乎全面借鉴了寿山石的雕刻工艺与技法。其雕刻工序包括相石、打坯、凿坯、修光和磨光等工序。打坯是第一道工序,是用手工的卡凿和手凿等工具,敲除石料的多余部分,处理成一个大体和粗糙的造型和内容,以确定作品的基础比例和框架外形。

 

接着进行的凿坯是第二道工序,是用一些雕刻更细致的工具,如各种手凿、锤刀和钻具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精雕。作品结构更加清淅,层次更加分明、细节也更清楚了。最后一道工序为修光,也就是对作品做最后去掉刀刻锤凿的痕迹,以及更加细致刻划作品的细微之处。

 

3、磨光

巴林石雕刻作品完成之后还必须加以精心的抛光打磨,才能使作品外表晶莹光泽,通灵清秀,让作品更有光亮度,如沐水中,焕发出动人的莹润之光。磨光分精磨、细磨和楷光三道工序,循序渐进,才能打磨出更能体现作品质感,色彩的好作品来。

 

、巴林石雕刻技法

1、圆雕   

也就是所谓的立体雕刻,所雕内容都是立体的造型,不论从那个角度看作品都结构真实有透视感。

 

2、镂雕    

就是用镂空的方式将石材不用的部分掏空去掉,鸡笼兔笼等类作品是其典型的一种造型。镂雕一般与圆雕等其它雕刻技法共用。

 

3、链雕   

用一块石头镂空雕出一整条活动石链,这种特定的雕刻方式被称为链雕。链雕一般多运用于链章题材,几个章体由石链连在一起,不可拆分,石环是完全闭合的,不会粘合,堪称奇迹。

 

4、浮雕  

是在石面雕琢凸起物体的一种半立体的雕刻方法,作品三面有立体感觉,有一面是石材本身。浮雕是由圆雕技法演变而来,分为高浮雕与浅浮雕。

 

5、钮雕  

在印章顶部雕刻钮体被称为钮雕。钮雕其实是圆雕其中的一种,只不过钮雕体积不大,物象细小,而且只是表现物象的上半部分。

 

6、薄意  

其实也是一种浮雕技法的一种演变,刀法轻薄、浅显,有点像在石头上用刀绘画,而不是雕刻。薄意雕刻主要是体现物体的意象,而不是雕刻,别有一番情趣。

 

7、微雕   

是一种极细微,肉眼都看不清,要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才能看清的雕刻方式。微雕的字与画小到一个平方厘米都可以刻出300多字的程度。

 

微雕的刀具也非常微小,刀光用肉眼同样也看不到。微雕雕刻工艺水平主要体现在意念上,意到、气到、力到、刀随意运就能分毫不差。巴林石界包英志先生的微雕水平最为超群。

 

8、款识雕   

是雕刻者在石头雕刻作品上留下自己的题款。或是作者姓名、字号、时间地点等,或是表达艺术见解,赋诗、绘画等。款识雕清初起始,现代最为流行,技法同薄意相似。

 

、巴林石配饰

 

1、底座

巴林石底座所用材料很广泛,早期雕件的底座多为石头,这些底座都有设计和雕刻,使其能对雕刻作品加以补充、充实,与作品浑然一体,成为作品不可缺的有机部分。现在所用底座则多为木质,分为造型座垫与自然座垫两种。好的底座除了有装饰石头的实用性之外,还能加强石头的高贵气质和儒雅风范,是对作品很好的点缀与衬托。

 

2、外盒

巴林石外盒主要为传统锦盒与新式木盒两种,另也有一些工艺比较新的外护盒,比如镶嵌浮雕铁艺的护角,用进口装饰布裱装等。传统锦盒使用2-3cm厚灰卡纸做硬壳,外裱锦锻,内裱绸布,盒口加扣。新式木盒推拉开口与天地盖的都有。巴林石使用外盒不仅可保护石头免受碰撞,还可增加作品的尊贵和高雅感觉。

 

四、巴林石运输方式

 

1、运输包装

巴林石清脆易碎,运输时如包装不好石头很易摔裂、摔断,碰破。运输时除外盒内要添满泡沫塑料,或海棉、软纸外(让盒内空间全部撑满),盒外要包裹多层海棉、泡沫塑料,或是厚厚的软纸,然后用宽胶带裹实。如果是多件巴林石同时发运,每件石头外盒之间也要塞满厚厚的软纸裹紧,避免盒与盒之间互相碰撞。石头装进大包装箱之内后,大箱外仍要包裹多层海棉或泡沫塑料,箱子四边还要加上厚质材料护角,然后再套上编织袋,打好井字带。以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石头在运输途中经得起碰撞、摔扔、保证万无一失。

 

2、运输方式

发运石头一是要按实际价值保险,以预防损失。二是一定要选择可靠的运输方式。中铁快运上门取货,送货上门,又有专用的铅封小箱,可以当面封箱和开箱,最为可靠。特快专递要选择可靠的快递公司,一定要保价,另外收货时一定要当面开启收件,检查收到的物品是否合谱,是否有破损。航空快运也是比较好的选择,同样也要当面开箱检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