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茶餐厅和中小餐厅都比较狭小局促,进去很拥挤不舒服。桌子没有多少张,且挨的很紧,坐下用餐身体要特意“收缩”一下,否则要碰到别人。在这种条件下餐厅创造的营业额却不低。据报载香港翠华茶餐厅本港店平均每单消费74港币,其在大陆的店则每单平均消费190元人民币。看似后者均单花费多,但大陆店每日每张餐桌平均8张账单,本港店则每张餐桌每日平均账单为25张,总的算来香港店“桌效率”要强过大陆店一些。因翠华茶餐厅消费比较贵,其一直用橄榄油、低钠海盐,无公害蔬菜、肉类、鸡蛋等。其在香港所有餐厅中“翻台率”还不算最多,香港餐厅的营业效益普遍超过大陆。
香港人在大陆开的餐厅都宽宽敞敞,布局很松弛,入座很舒适,就餐条件较本港老店有“翻天覆地”之感。拿翠华上海店来说每到饭点还排大队,要耐心等很久才有的吃。但为什么桌效率比不过香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香港人习惯共用餐桌,也就是我们说的“拼桌”。在大陆一张4个餐位的桌子坐两个人很正常,餐厅肯定不会再塞人进去。但在香港茶餐厅人多的时候,4人桌肯定会安排两拨各两位的客人。象稻香会在桌子中间放一块立起的木板做示意性分割,大多数餐厅则完全“顺其自然”。我在香港吃饭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极其不情愿,但无可奈何,否则你肯定是“没位”。香港茶餐厅的桌椅比正常的要小很多,4人台挤满人就象挤大巴那种感觉,身体必须紧缩,一举一动还要特别谨慎,必须小心翼翼,若非如此,肯定会左碰右撞到别人。后来我去香港吃饭尽量去象样的正餐餐厅去“饮茶”,点心好吃,消费不高,还挺舒服。香港人为什么能“习惯”这么硬挤着吃饭,实在是不这样就别想有饭吃。每到饭点香港的餐厅几乎都有很多人排队,如果不充分利用餐位,排队要排到猴年马月去。再就是香港店租、人工昂贵。我们是按平方米计租,那边是按平方英尺,一平方米大概11平方英尺。香港商铺租金全球最贵,莎莎化妆品最近在骆克道租了一处1000平方英尺(相当93平方米)的商铺,月租85万港币,合人民币68万元,每平米月租金7400元人民币。大陆餐厅人工是每月几千块,香港则是每天几千块。不这么拼命挤,拼命争怎么活下去,餐厅和顾客两方面都被逼的这样无可奈何“妥协了”。
大陆餐厅几乎难见共用餐桌,餐桌的利用率一餐能达到6、7成就不错了。进一家餐厅看着人满满的,还要在外边等位。但大多数的台都没有满员,还要翻一次台才算平均每张餐位都迎接过主人。所以看大陆餐厅生意是不是好,主要是看有没有翻台。第一拨客人能让餐厅保本,第二拨客人才能让餐厅赚钱。大陆餐厅现在普遍经营状态不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成本大涨。所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成本潜力也是当务之急,共用餐桌也许将来会是个普遍现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