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搞摄影的人越来越多,其中相当比例是一些当官和有钱人。摄影原来就是个很花钱的行当,在胶片时代拍片代价不菲,买相机、胶卷、冲洗、放大都很费钱,玩大的都是极富有的主,或是有大单位做靠山。香港摄影名家陈复礼早年拍片到内蒙古,先从日本空运2000个胶卷,刚出厂的胶片新鲜感光好,然后用相机马达拍,快门按一下就是连拍一个胶卷。最后从海量的片子中选几张比较好的才拿出来。“奢侈”拍片由此可见一斑。现在是数码时代,虽然电子化省去了胶片冲洗麻烦与成本,但专业相机和相应设备也价格不菲,如果要求高的话随随便便也要上百万或几百万,摄影这行“非富即贵”的本性依然,没钱照样玩的不爽,玩不下去。有钱人愿意“发烧”自不必说,不少“老板”们备了专门外出拍片方便的高档越野车,摄影设备超级豪华,三天两头跑非洲、南美洲拍动物拍风光,新疆、西藏、内蒙古到处转悠着“创作”。其中有拍的非常好的,比如说北京好利来连锁面包店的掌门人,肯尼亚动物大迁移片子拍的非常棒,但相当多折腾进来的就是个休闲娱乐。当官的喜欢拍片那就动静大了,有人正愁进贡送东西不对路呢,这下送摄影器材可算讨喜了。什么好送什么,所以官员“摄影家”的拍片设备最高档、精美和齐全,又最跟得上新产品的更新速度。还有每个地方都有一批人围着爱拍片的官员做服务,讲课辅导,找有拍片资源地方,安排好往返旅程,最后处理修整图片,放大图片做展览,出画册等等无处不细心照料,这种“付出”当然会有相应的“回报”。
我曾问过一位省摄影家协会主席为什么当官拍片的人那么多。回答说因为摄影弄起相机就能拍,一拍就可能“人模狗样”,不象写字画画那样“功底”毕露,很难来糊弄,因此摄影就普遍成为官员们喜欢的“艺术”,抬高修养身价的一种行为。有的修炼过若干年后还有进步,慢慢拍的有些意思了。但大多数却连摄影的基本功都未过,技术不过关,更不懂得光影是怎么回事。经不住周边的人谄媚鼓吹,不少人都弄出厚厚的一大本摄影作品集,水平却吓死人了,简直是荒唐不堪。中国人没有当众表演要“慎重”的修养,官员又嚣张任性,丑陋之事比比皆是,见怪不怪了。现在人人手里拿着一个相机,谁都可以搞“摄影”,拍拍玩当然可以,当真拿相机搞创作就必不可少要有真功夫了。官员拍片“露怯”肯定从开始就露了,只不过在中国到处在上演“皇帝的新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