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62 / “工美大师”遍地

(2012-09-24 19:10:58)
标签:

工艺美术

204

滥评

石头

杂谈

分类: 巴林石漫谈

    近看份资料,上世纪1979—1997十几年时间,共分4次评出204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而2006年一次就评出161位,今年又由工信部主持在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除部门与工艺美术风马牛不相及外,也许到时评出的数量之多会吓你一跳。
        

   中国一直滥评各种职称和名号,早就跟实至名归没关系了。熬年头和凭地域名额分配照顾得来的还算好,没偷没抢,水平怎样另外说。走各种“歪门邪道”上去的占绝大多数,一个没有一块干净地方的国家这种现象毫不奇怪。

 

  小时候见个工程师真是仰头看,上大学对教授那是毕恭毕敬。可现在教授遍地,教学质量却每日况下。现中国博士数量世界最多,却没几个特别有建树。我看现在这些所谓大师的份量和入个党入个团都差不多了,实质已沦为一种“待遇”,没人会真心另眼相看。

 

  现在什么都是既得利益,鼓捣上工艺美术大师的名号,作品价格陡然上涨。市场不正常地以作者职称高低为价格依据,称职越高身价越大。这当然就让人不惜代价想尽法子疏通关系来评上大师,血本要花,脸皮要厚,否则大多数情况下肯定没戏。人们现早已习惯了“笑贫不笑娼”,不管你怎样来的 “名誉”,拿到手才笑得最好。一些刚进入收藏市场的新生代不明就里,眼光不佳不懂专业,往往稀里糊涂就买了毫无价值的东西。此外石头行历来仅注重石头本身质地和色彩,不在意石头艺术创作的水平,只要原石好,雕成什么样都有人抢着要,因为在人们眼里石头材质好才是价值的根本,从这个角度看什么大师不大师的更没所谓了。

 

  相反一些很年轻有才华的石头雕刻艺术家,因资历浅,还没耗到白了头。另外如人再老实点,不懂得或不太会运作,那就没可能“得逞”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