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林石历史光影的记录者

(2009-04-09 15:42:22)
标签:

巴林鸡血石

商业摄影

任保顺

深圳

文化

分类: 巴林石漫谈

    1998年开始的巴林石集团与深圳雅臣印务的合作是由深圳雅臣印务副总经理兼赤峰办经理任保顺一手促成的。

 

    当时任保顺听说巴林右旗工艺美术公司(巴林石集团的前身)要做一本大型的巴林石画册,谁也不认识就跑到大板怎解找到总经理杨春广先生,杨总让任保顺直接去找专门负责此事的时任工艺美术公司工会主席的张凤鸣先生,后经多次联络终于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同年10月我与摄影师伟勇先生带着笨重的摄影器材、摄影灯具从深圳先飞到北京,保顺专程从赤峰到北京来接,连夜坐火车兼程到赤峰后,大家马上又乘汽车匆匆赶到大板。一路劳顿,我的心情一直忐忑不安,虽然已初步签定了合作协议,但能让协议生效还有个前提,就是所拍的照片要过关,要让巴林石人满意,在我们之前,因为巴林右旗生产鸡血石等美石是个很热点的地方,来来往往的人非常多,其中不乏各路摄影记者和摄影师,光是那块名闻遐迩的巴林鸡血石王据说前后就有四十多人拍过,但无艺人拍摄成功,我们如此大动干戈穿越南北时空跑来拦这个“瓷器活”,能成功吗?

 

    摄影师伟勇是达斡尔族,原在内蒙古拍片就颇有名气,七八年前到深圳后一直从事商业摄影,有自己的专用商品摄影室,他拍过许多有名品牌,如飞亚达表。有一款表黑色的表壳表心,用重黑色做背景,既要拍出表的精美质感,又要拍出表的精致细微结构,表心中的小字、标志、线条又都要清清楚楚,非常清晰,为拍这块表光布光他就研究了一个星期,结果客户很满意。因是内蒙老乡,当时我们公司的商业摄影几乎都是委托伟勇拍的,关系很熟,对他拍的片子印象很好。行前我们在一起反复研究了多次当时巴林石出版物中做的最好的那本台湾出的《巴林石谱》,伟勇很有信心能完成这次委托,想到这里我心里又稍微踏实了一些。

等简单地用布帘堵住窗户,架好相机,摆开灯具,挂好背景纸,铺好衬布开始在“摄影室”里工作后,伟勇、保顺和我都真正感到了这个“活”的不好干,而且才明白为什么以前同行们拍巴林石时纷纷落马的原因。为了考验我们的真实水平,第一件摆上来的就是那块高50多厘米的巴林奇石馆镇馆之宝鸡血石王,主人的用意非常清楚,拍过这块石头的人最多,如果你们也拍不好就什么也别提了。这是个“关口”。过了才有后面的“戏”。鸡血王是块未经雕琢的原石,层面结构非常复杂,而且经过外裱打磨施蜡,表层非常光亮。在室内对其布光石头上到处都是杂乱的反射光的点和面,怎么布光调整、调换角度,用一次成相相机拍出的实验样片都是很不理想。后来将其搬到室外用自然光拍摄,同样解决不了到处散光的问题。第一天整整折腾了一天,毫无结果。来看热闹的巴林石管理层的员工屋里屋外挤了不少,看上去的眼神都很失望。当天晚上拍到很晚,我们的心情都很差。半夜回到宾馆,大家虽然很累但都无睡意,讨论到很晚,想找出拍摄失败的原因。

 

    第二天上午伟勇花了很长时间非常耐心仔细地考虑和摆布光源,左试右试,上调下调,时常沉默思考很久,在接近中午的时分,终于找到了光与影的最佳结合点,巴林鸡血石王终于拍摄成功。这幅照片拍出看鸡血石王翠而奔涌、涛天欲落的血脉和气势,多角度多变化的各结构层面均拍的十分清晰,高光亮点布在石头顶部,将石头的清朗剔透的晶萤材质表现的十分充分和到位。纷乱的散光点都不见了,整个鸡血石王图片的整体感很好。此“关”过后拍摄一路高歌,非常的顺利。一口气拍了数百张灯片。

 

    保顺自始至终协助伟勇拍摄图片,他其实也是个经常摆弄专业相机的人。我们在插队时就是“插友”,因同喜好学画,在农场时虽在不同的生产队,但接触的比较多。时光流逝,许多年后我离开新华通讯社内蒙古分社到深圳闯荡,保顺当时是乌海市某个区的宣传部副部长,仕途刚刚起步,我们已很长时间未见,他听说我到深圳后,追着打电话要跟着来。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主动要离开“体制”的人寥寥无已,出来的人几乎都会被看成是“疯子”。保顺义无反顾地来了深圳,几年后被公司先派通辽,后到赤峰做办事处经理。时至今日中国人早已分成体制内外的两大群落,越早出来的人就越能真正靠自己发挥人生的灵性与才智。保顺给伟勇溜过这么一“遭”后,对商业摄影的悟性大长,由此也与巴林石结下了不解之缘。巴林石集团编印的第一本大型画册《中国巴林石》,其中伟勇拍过之后新补的许多图片都是保顺又按的“咔嚓”。以后巴林石集团又连续编印了大型画册《巴林石精品集》和《巴林石》,每本刊用的数百张图片几乎全部是保顺拍摄的。保顺拍的巴林石图片更细腻,感光更好,色彩既接近原石又能突出原石的光彩和精华部分,由于使用了120灯片,并且胶卷出厂期很短很新鲜,加之胶卷感光度比较低。《巴林石精品集》和《巴林石》这两本画册,比大部分用135灯片,而且所用胶卷保存期比较长的《中国巴林石》画册图片效果明显要好,所有看过的人普遍反映这两本画册好过第一本巴林石画册。当然技术条件不同仅仅是一方面,保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由从未拍过商业摄影图片到能拍这样好的巴林石图片,所花的心思、努力、辛苦、代价一定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巴林石集团早已把保顺当成了自己的员工,凡有重要活动及每年一次的巴林石节都会招呼保顺去当“临时记者”。保顺拍过的巴林石图片已有上千张,他熟悉各类巴林石并对其有研究,有见解的程度已与为数不多的巴林石专家无异。在赤峰喜欢巴林石的人无一不公认保顺拍的巴林石图片最好。

 

    拍摄巴林石虽然可称为商业摄影,但是由于其条件非常局限,拍摄者实际上又却难以真正的商业摄影操作方式来工作。许多巴林石精品价值都非常高,如巴林鸡血石王就价值3000多万元。另外大多巴林石都很大很重,由于保安原因及运输困难,每次拍摄巴林石的地点都必须在原地临时找地方凑合,拍片时旁边还常常站一个保安。不能进入设备条件很好的摄影棚拍摄,是拍好巴林石的一个非常大的困难。前面提到台湾出版的那本《巴林石谱》,由于全部是印章,体积很小,很方便携带,所以图片都是在很专业的摄影室里拍摄的,加之印章方正,很好找准结构和布光,所以这部画册的图片应该说是拍的很不错的。港台地区的拍摄费用很昂贵,专拍宝石类的摄影师每张图片的要价都在数万至数十万港元,摄影师为拍好一张宝石类图片可能要用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来观察、找准被拍物的角度、光线、结构、色彩、颗粒、明暗等等因素,完全有把握了才拍。拍巴林石除了没有这样好的条件外,巴林石又有原石、雕件、印章等多种类型,原石和雕件由于结构复杂,实际上更需要时间来精心准备拍摄。但保顺对我说:由于许多巴林石精品都由个人收藏,抱来拍摄时不放心人就守在你身旁,拍完马上就拿走,不允许你有更多的时间去推敲,所以拍片就象“赶火车”,与“抓拍”相差无己。全凭摄影师的临场经验和快捷的观察和判断能力。我们不敢说伟勇和任保顺拍的巴林石图片是最好的,他们拍的图片显然与国外及港台地区最精美的拍摄仍有很大差距,但是我们能肯定他们拍的巴林石图片是在现有简陋条件下最出色的,是最低成本运作之下最好的制作。这些作品是巴林石历史与发展最好的光影记录,将与美轮美奂的巴林石一样永远不朽。

 

本文于2002年6月在《巴林石会刊》第二期发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