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能乱称“美食家”

(2009-03-30 19:25:47)
标签:

美食家

吃主儿

会做

会吃

王世襄

香港

美食

分类: 餐厅评论及吃吃喝喝

昨天在书店买了本讲上海18位收藏家收藏故事的书,作者沈先生在书回折上的自我介绍中有一项是说自己是“美食家”,每次听到国人自称或被称为“美食家”,我都感到不舒服,因为美食家实在是不可以乱称乱叫的。

 

有人问香港蔡澜什么人可以在香港被称为“美食家”,回答说起码有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是香港最重要的美食评比的评委,二是在香港有影响的报刊开有美食评论专栏,还有就是香港最有名的食肆,比如镛记之类的凡有新开发的菜,都会找你来品尝提意见。蔡澜说的还是在香港被称为“美食家”的条件,而在内地叫人美食家除了这三个条件外,有一点最至关重要,这就是中国传统一句老话所讲的“富不过三代别讲吃穿”。在中国只有王世襄老先生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被人称为“美食家”,他的曾祖父是清朝翰林,曾任陕西、广西巡抚等职。祖父则曾是派驻国外的外交使节,祖母曾留学英国,是民国知名的女画家。而王老先生本人则是在很富足家庭长大,“会买、会做、会吃、怎么好吃怎么来”的知名“吃主儿”。王世襄曾在1983年第一届全国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上,同溥杰与王利器一起被特邀为顾问,出过自己餐饮方面文章居多的自选集《锦灰堆》,还为《中国名菜谱》做过序。王世襄儿子王敦煌在《吃主儿》这本书里对“美食家”这个称呼有个评价,“怎么着也得有丰富的阅历,对饮食文化体会入深,还得见多识广,对各地的名厨名馆了如指掌,对美味佳肴品评得头头是道”。还有这样也不够,还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名馔的由来以及历史渊源,能够引经据典加以考证,显示出深邃的内涵”。王敦煌还特别强调,美食家还“必须具备三点,就是会买、会做、会吃、缺一不可”。如果只精于品尝美味佳肴,只会动口不动手,是不能被称为地地道道的“美食家”的。

 

中国曾经从上世纪五十代起经历过三十多年的“美食空白期”,这段时间人们温饱都不能,没有可能来品鉴美食。所以凡是这个时期饿肚长大的人,都没有“会买、会做、会吃”这个底蕴,也就没资格来做“美食家”。即使象王敦煌这样的人也因为有这样几十年的美食体验断层,也只能多谈谈自己的父亲,谈谈“玉爷、张奶奶”如何“会吃”。

 

    顺便还要对两个称谓谈点看法,一是有人总提“儒商”这个词,很令人反感。商人无利不图,总是在追求获利,何来“儒”意。可以称对社会贡献在大,有爱心的商人为“慈善家”,但切不可称其为讲道德,讲伦理至上的“儒”什么。还有媒体动不动就称某位艺术家为“大师”,象深圳的媒体经常称韩家瑛、张达利之类为“设计大师”,令人分外好笑。能称为大师的人无疑是对人类艺术发展的进程、风尚有划时代影响作用的人。中国的设计除港澳台外严格意义上还属于“新石器”时代,因为中国还是个制造业大国,主要是给别人代工做东西的,还远不是个“原创中心”。设计师的工业设计及促销的平面设计作品很少能有机会参与世界市场的贸易竞争,目前还根本没有真正成功的设计作品,何又来“设计大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餐厅找位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