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式“早茶”的喜与忧
(2009-03-24 13:24:11)
标签:
饮食港式奶茶早茶格日乐美食 |
分类: 餐厅评论及吃吃喝喝 |
每次回内蒙古,只要有可能早餐都会选择到蒙式奶茶馆去喝奶茶。在呼和浩特去的最多的是内蒙古电视台旁边的“格日乐阿妈”奶茶馆,在乌海则是“白嘎力”奶茶馆。蒙式奶茶馆生意最好的就是早餐,去晚了就没有位置,而且还很难等到位,就象在广东吃早茶要消磨一个上午那样,早晨喝奶茶也很讲究要喝“透”,也就是要喝的够够的,喝得全身上下都很贯通爽透才算喝好了。这样不喝几大壶,喝个十几碗,甚至几十多碗是不够的,时间自然会拉得很长,不会很快腾位的。这种喝够奶茶的习惯始自牧区,我年轻时曾在草原牧民家住过,牧民早晨出去放牧,晚上才回来,中午不吃东西,早晨这顿奶茶如果不是喝得饱饱的,一天是扛不住的。蒙式奶茶分为锅茶和壶茶。前者是上个传统的铜锅,下边烧着酒精或电磁炉,锅里除了事先已熬好的奶茶外,还要加上奶皮、炒米、牛肉干等东西。奶茶边烧边喝,边喝边再加奶茶。这种锅茶有类似火锅的热烈气氛,奶茶口感更丰富,更香醇,很适合人多的时候饮用。不过锅茶煮久了会感到奶茶太过混浊,发腻。因此我个人更喜欢“壶茶”,也就是用暖瓶送上来的茶,直接倒入茶碗就喝,不用再加什么东西,自始至终奶茶都会保持一个味道和浓度,越喝越香,越透爽。
喝奶茶我向来都是从头喝到尾的,当别人都喝不进去的时候,给我倒茶依然来者不拒。一是奶茶特别好喝,充满茶香奶香,满是大草原的气息。二是我平时很少喝水,吃饭时却喝茶很凶,几乎是一杯接一杯。比如今天中午在深圳丹桂轩招待客人,喝的普洱茶加了十几次水,最后倒出的茶几乎都没颜色了,这主要都是我喝掉的。
蒙式奶茶与英式、港式奶茶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加盐的,而后者是用糖的。英式奶茶很简单,就是泡杯滚水红茶,再加鲜奶就可以了。港式奶茶要复杂得多,是用专用的器皿反复拉制,也就是用双手不断左右大幅度来回拉动,促使奶与茶更加融合相交,而蒙式奶茶是煮出来的。我的岳母是蒙古族,我们住在一起已有十几年。她经常在早晨煮蒙式奶茶给我们喝,先用包袋的碎砖茶在锅中煮出浓浓的茶水,再加入适量牛奶煮开,并加入一些盐就可以了。有时要另外加点炒米,增加点米香味,点一点奶油味道会更香。煮蒙式奶茶要用锅匙反复上下杓动,也是为了茶与奶的更融合。
蒙式奶茶的咸味是与配餐食物相统一的,蒙式早餐一定要有大块冷羊肉或冷牛肉,总要三斤五斤地切上一大盘子上来,另外还有一些油炸的果条,或是油饼、烧饼一类的东西。再就是炒米、黄白奶油、奶皮、奶豆腐等牧区食品。其中最地道的吃法是奶茶泡羊肉或牛肉,运气好碰到现杀羊现煮的鲜羊肉,羊的产地又是鄂尔多斯的,那肯定是一种很棒的体验。
蒙式早茶对我之喜在于回家乡能喝到地道奶茶,吃上手扒肉、炒米和奶食品。了却我思乡、思念亲人之苦。其之忧是蒙式早餐多少年如一日,变化和改进很少。象格日乐阿妈的奶茶号称经过多少道工序制成,但喝时你却感觉不到其中真有严谨制作的原则态度,比如说比例、协调、先后顺序、层次、取舍、时间差等等道理。可能由于某个道理不对,格日乐阿妈的奶茶口感稍有些混浊、杂乱,反而失去了蒙式奶茶原本的质朴、清新和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