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矿区吃饭

(2009-03-24 13:06:23)
标签:

矿工

摄影师

煤巷

手扒羊肉

矿区

美食

分类: 餐厅评论及吃吃喝喝

前些年一个冬天,为一个大型煤企做本画册拍片,我带着摄影师在鄂尔多斯一些矿区转了一个多星期,关于吃饭有几件事情印象很深。

 

因为有企划办的人带队,转到那家煤矿都会被热情招待。端出的无一例外地都是手扒羊肉,据说这是矿区给客人吃的最好的东西了。时值隆冬,煤矿又地处偏僻,缺乏菜蔬也是很正常的事。但这样却“苦”了我和摄影师,羊肉吃一、二顿还可以,觉得还吃的挺香,但连着七、八天顿顿是羊肉就腻的抗不住了。私下里对带队的提要求,能不能弄点蔬菜吃,但每次跟矿里说了都表示很为难。有几顿饭我干脆只吃馒头就点咸菜,再好吃的东西每天不变样连着吃也会受不了。自此以后,我对羊肉就有点吃伤了的感觉,碰上了还能吃点,但对羊肉再也没有了主动想吃的那种欲望。我有个内蒙朋友小时候爸妈出差一个周,怕他没菜吃,就煮了一大锅羊肉,告诉他每天当菜吃一点,结果他一顿就给吃光了,但也就此吃伤了,此后再也不能吃一口羊肉,一吃就要吐,连嗅羊肉味都受不了。每次一起吃饭,上来的每个菜他都要问是不是羊肉做的,确认不是才肯吃。我比他还强点,至少还没有与羊肉“决裂”。

 

有些矿区十分缺水,吃的水要用车到别处拉,矿区还有专门卖水的地方,花多少钱才可以买到一大桶水。在一个矿区食堂,我让摄影师去洗手,他看洗脸盆里的半盆水又脏又黑摇了摇头,但没一会我们就看见炊事员拿了一堆杯子来用这盆水来洗,这些杯子洗完马上就拿来给我们用,只好用茶水涮了又涮。矿区的街上满是尺深的灰色浮土,汽车一过荡起的浮尘遮天盖日,人人都灰头土脸的,我穿的一双香港买的其乐牌皮鞋里灌满了灰尘,回来后怎么也清理不尽污渍,只好扔掉了。当时我给朋友发短信,感慨这里的生活的艰辛,环境的恶劣,说只有到了这样的地方才知道中国现代化是件多么遥远的事情。

 

有次在井口的食堂用餐,看到一大群刚从煤巷中走出的矿工也来吃饭,浑身上下只有一口牙是白的,其余都是黑黑的,特别是脸和双手象煤一样漆黑。让我万分惊讶的是所有的矿工不洗脸、不洗手打来饭就吃,黑黑的手抓着白白的馒头,上面满是煤灰的黑指印也吃得毫不在乎。矿工们这种与日常生活习惯形成巨大反差,对艰难境遇和苦难命运如此坦然和超脱的举动让我内心深受震撼。问他们为什么不洗干净脸和手再吃饭,回答说洗了白洗一会下井还是这样。至今一群黑黑的脸黑黑的手这一幕仍时常浮现在我眼前,每到此时我的心里就会出现一种苍凉、幽闭和心痛的感受。生活中有些事强烈地违背常规,但似乎又有充足的理由,让你感受复杂和微妙。

 

对于煤矿生活我年轻时就有体验,初中毕业先是下乡半年,然后被招工到一个露天矿工作了三年多,尽管一直在机关搞宣传,没吃过什么苦,但周边矿工的艰辛生活是天天看得见的。那时候几万人的矿区所在的镇只有一个小国营食堂,每到发薪日,这里都人山人海,我在这个时间也常去,花5毛钱,去挤着抢一碗只有几滴油星一、二片肉的烩菜吃,这就是整整一个月辛劳之后唯一的一次最“奢侈的”享受了。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那时矿里食堂每顿饭的菜里都有苍蝇老鼠屎,甚至老鼠尾巴,每次我都挑出来,面不改色地照吃不误,只求不吃到嘴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