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东西的吃与不吃
(2009-02-23 11:15:06)
标签:
饮食血肠羊血主宾牧民 |
分类: 餐厅评论及吃吃喝喝 |
★人总有一些自己吃东西的习惯,象有的人特别喜欢吃醋,吃鸡头、鸡屁股,象毛主席当了“皇帝”依然最喜欢吃苦菜和红烧肉。我见过最奇怪的吃东西嗜好,是喝炒菜留下的菜汤,不管多油腻,一位和我同过事的老兄都照喝不误,而且餐桌上所有的菜汤都无一幸免。象我自小就不吃动物下水,也不吃肥肉,不喜欢特别刺激的食物,象酸、麻、辣等。到现在我依然不喝酒、抽烟,从没人限制我,就是嫌酒烈,嫌烟炝。到现在我都不喜欢吃川菜,麻辣味太重了。太太很喜欢话梅一类又甜又咸的零食,我会很用心帮她买,甚至跑到香港尖沙嘴去找800港币一斤的那种很出名的话梅,但我永远不喜欢这种甜不甜,咸不咸的那种怪味。现在慢慢开始吃些辣的了,但每次点湘菜都要求“微辣”,有次忘了说了,上来的菜太辣,没办法,要了碗白开水,把菜在水里涮一下再吃。
★人总要面对社会的,遇到平时根本不吃,现在躲不过要吃的东西也没办法,硬着头皮也要吃的。那年去青海西宁,一下飞机就被朋友接到一家藏餐馆,上来的第一个菜就是灌血肠,细长的那种,说是这最好的特色菜,肠里灌的是刚杀的羊的鲜羊血。妈妈呀!我从来不吃血肠,更别说是喝鲜羊血了。但这个时候我知道自己是主宾,这血肠出于礼貌或是民族礼节是非吃不可的。所以当第一根血肠递给我时,只好毫不犹豫地塞到了嘴里,尽管当时腥苦得都想吐出来,但还是一咬牙坚持吞了下去。这是当地待客的一个民族礼节,尝过这一口,礼节已到,以后就可以解释不习惯吃不用再吃了。
★早年在新疆伊克布鲁克草原上,我和几个大学同学暑假去画写生,到牧民家招待我们首先上来的总是生驼奶,尽管又腥又涩,难以下咽,但表面上我们还是装着很喜欢的样子,这个时候民族风俗是一定要尊重的。后来当记者时到青藏高原深处去采访,乡里安排的午餐除了面饼、奶食之外,还有生羊肉片,这生羊肉片是要直接生吃的,因为这里海拔太高,水不到60度就开,肉根本煮不熟咬不动。当地牧民早就习惯了吃生肉,这样肉很鲜嫩反而能咬动。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吃生羊肉片,当然也是不得已吃的。顺便说一句,那次到一户藏民家,看到糊顶棚、窗缝的都是10元的人民币,当时感到很震撼,还有这么不把钱当回事的人啊!这和把钱烧了差不多。问了牧民为什么这么做,回答说卖了东西拿回钱,觉得没什么用,冬天就拿出来糊了顶棚。
★最近去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草原,陪我去的是位上级领导。旗委在当地最好的蒙古包餐厅摆酒接待,这当然是这位领导的面子。宴会刚开始不久,突然间一只平展的大手伸在我嘴边,手上边是块长方形,清得快透亮的肥肉。是旗委书记亲自伸手敬过来的,作为内蒙人,我马上明白了,这是块肥羊尾,按蒙古族民族风俗,肥羊尾是敬给最尊贵的客人的。此时尽管我从没吃过羊尾,也从不吃肥羊肉,但这块羊尾我还是马上吸进嘴里吞了下去,现场一片掌声。事到如今,我已久经沙场,老江湖了,早就懂得有时有些东西不吃也非得吃的道理。有次在河南郑州,朋友招待我点的是炸蝎子和生吃醉蝎子,这次我百般抵赖不吃,因为都是熟悉的朋友,可以耍赖。我曾在酒场和饭局中碰到过多次这样的情形,一次外地来的朋友喝了我点的蛇龟老火汤,喝了一口知道了是什么熬的汤后,马上就低下头要呕吐,一点情面都不给。有次应酬敬给主宾最大的一块螃蟹肉,这个家伙却说:“我从来就不吃这东西,快拿开”,起码要讲点礼数吧!更过份的是有次宴席间上了蒙古式奶茶,有个天津来的客人只喝了一口,就马上跳起来,将奶茶吐到地上,大声喊叫着这是什么鬼东西,真难喝!接着又反复咳嗓子,又漱口,有如遇到了野蛮人,喝了毒药一般。
★其实每人都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口味及生活习惯,不接受,不喜欢某些食物都很正常,但最好不要表现出对某种食物鄙视的态度。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事,没必要对别人的生活有你的态度。据说印度人骂中国人最多的就是我们什么都吃,说好野蛮。当然史上中国人因为很穷,什么都抓来吃,广东人更是连猫和老鼠也不放过。这么吃着传承下来,也就成了习惯和风俗了,即使是生活变得很好了,也乐此不彼。而欧洲人食物历来充裕,因此向来只吃不带骨头的牛排、鸡扒、猪排之类,现在把不吃的鸡爪子、鸡翅膀全卖给中国了。当然我们乱吃一些不该吃的东西的陋习的确也该改改了,不然可能还吃出个“非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