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清根本又何必悲观?

(2025-03-02 21:58:39)
标签:

大盘

股票

收评

分类: 公开

周五两市低开低走大幅回调,隔夜美股下跌,中概股回调,早盘指数整体低开,开盘后50指数一度回升翻红,但其他指数压力沉重全线下行,科创板和中证1000等指数跌幅很快超过2%,10点后有所抵抗但力度微弱,午盘前再度走低,午后表现更加疲弱,大盘逐波下行,早盘有所冲高的50指数也未能维持抵抗形态,基本同步走低,市场压力巨大几乎单边下行至尾盘,收盘时指数全线下跌,50指数和沪指跌幅超过1.5%,创业板和中证1000指数跌幅超过3.5%,科创50指数跌幅高达4.22%,成交量有所萎缩,红盘股仅570支。

正如周四收评谈到的那样,科创板虽然在周四午后逆转收复盘中失地,但近期和港股一样已经多次出现了类似的剧烈震荡走势,先行指数出现了这样的分歧波动,的确要考虑阶段性调整的可能了,后续仍应注意观察港股这个先行指标来判断科技股是否会出现整体性的回调,周五也正是在港股低开低走大跌的带动下,A股出现了几乎是今年以来最大力度的单日下跌,沪指、创业板都跌破了20天线,整体形态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应该说在盘中市场还是做了一些抵抗的尝试,红利股的逆势反抽自不必说,周四就有所表现的白酒、医药、锂矿等低位板块也都有拉升抵抗的动作,但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这并没有对冲掉调整的巨大压力,反而在下午同步下跌,使得大盘表现更加疲弱,可见市场并不能无缝切换顺利过渡,在周二的收评里我就大胆断言不会出现整体性的高低位切换,并且分析了后续可能的三种发展形态,随后两天的走势让人一度以为会出现最理想的第二种形态,科技股能够带动市场其他板块震荡上行,但周五的走势无疑是当头一棒,说明市场固然有一部分资金在领涨的科技股调整时尝试去启动低位板块做切换,但成功切换的关键并不在位置高低,而是能否顺利推动市场形成共识,显然这些低位板块并没有形成共识,如果有共识这些板块前期就不会表现的如此弱势,在高位板块整体大跌的时候想要突然改变这些板块的弱势状态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目前应该判断的是,这次科技股调整究竟只是阶段性的获利回吐还是大周期的见顶?

去年国庆前后市场整体见底以来,资金选择了科技方向作为主线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一方面这是中美科技竞争的焦点,另一方面也是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方向,更重要的是我国在越来越多的尖端科技领域都取得了可喜的突破,DeepSeek的横空出世更是完全改变了长期以来美国主导的游戏规则,让华尔街为人工智能产业鼓吹的庞大算力需求和天价硬件投入一夜之间变成了几乎变成了骗局,更让全球看到了另外一条普惠型的人工智能之路,而这才是人工智能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正确路线,进而推动了中国科技资产的价值重估,也让全球资本看到了美股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投资地,这个进程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所以尽管过程反复但趋势是明确的。另外还要注意美股绝不是没有风险,实际上几年以来美国大量放水推动的美股牛市已经带来了巨大的泡沫,现在这种泡沫已经开始面临破灭的风险(据说国会山股神已经清仓所持有的美股,你还觉得没风险吗?),这样的背景下全球资本选择仍在价值洼地的中国资产作为对冲是顺理成章的,前两年我曾多次指出股市的根本其实是信心,去年国庆以来相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市场已经见底,随着更多的科技突破和逐渐好转的经济数据市场的信心也会逐步提升,看清了这些根本性的基础因素后,我们又何必悲观?

预计周一早盘市场会出现反抽,但反抽后再度下探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如果早盘直接低开或高开冲高的走势,大概率会在冲高遇阻后再度下行,尤其要注意港股的动向,科技股的动向与港股表现相当一致,目前高位股的调整压力确实较大,谨慎起见如果有反抽不妨做适量减仓观望后续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