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身心能量

标签:
心理问答情绪能量疗愈情感 |
分类: 《我与你》 |
Ask:
李老师你好,在生活中我经常容易被别人或一些事情所影响,进而容易自己生气或对人发脾气。我也不想这样,可就是做不到不这样。怎么才能在生活中让自己保持平静和安详而不受外界影响呢?请给我一些建议吧。
Mr.li:
你的问题,让我想到自己的一种体验。每天在早上起来的之后到上午之间,自己的身心状态往往是很好的,什么事都会往积极和开阔的角度去想,遇事也不急不躁,对人也有耐心。而经过一天工作,尤其是比较累的一天工作之后,到了晚上,自己的身心状态就不行了。遇到事情,容易往急躁,思考问题容易往消极、阴暗去想。对人也不够耐心,感觉自己是很心烦气躁的。
为什么早晚的差距有时会这样大呢?这和一个人的身心“能量”有关。人的身心“能量”就如手机的电池,晚上休息睡眠是给手机电池充电,到第二天早上电池充电已满,开始一天的工作和消耗,到了晚上电池用尽了,手机自然无法良好工作了。只有再次充电才能重新获得充沛的能量,再次正常运转。
事实就是,当一个人的身心能量处在一种较高和饱满的状态时,往往就更心平气和,更能自己“立得住”,而少受乃至不受外界的影响。如郑板桥形容竹子所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而当一个人的身心能量处在一种低落和匮乏的状态时,往往就难以保持平静,不能“立得住”,而如一颗小草一样随着外界的风向而东倒西歪不能自主。
一个人经过一夜睡眠之后,早上身心能量往往是最足的,所以早上和上午的状态较好,而经过一天工作和消耗,到了晚上就往往能量匮乏,而身心的状态就不佳了。然而对于一些有“修行”的人来说,可以让自己一天的大部分都处在身心能量较高的状态,因为他会给自己“补充”能量,和让自己少消耗能量;而还有许多人本来自身的能量就不充沛,但还不知道保护和珍惜,很快就失去了自己的能量,而随着外界而转了。
在此给你一些几个简单的建议,如果你每天按照此去做,慢慢的你会发现自己会越来越平静,能够在这个浮躁的世间不失去自己。
1-管理好自己的眼睛;
“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但同时外界夺走人的能量,也是通过你的眼睛,你的眼睛越关注什么,你的能量就慢慢的从眼睛中流逝。对此,很多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应该很有感触。所以保护自己身心能量的一个关键就在于,不要长久的用眼睛关注一件事。多学会闭目养神,不信你试试,当你很累的时候,闭上眼睛安静的待半个小时,再睁开眼睛时会感觉自己充满精力。
即使“看”一样东西,也不要时间太长太久。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讲过一个“看花”的例子,是说古代的修行人,看美丽的花时,不会睁大眼睛拼命的去看花,那样自己的能量就被花吸走了,而会稍微眯着一些眼睛,这样就将花的能量吸到自己这里来了。
2-把觉睡好;
古代的许多修行人,可以不用睡觉,一样让自己身心精力充沛,因为人家“修行”练功夫。但是对于我们大部分的常人来说,我们不会修行不会功夫,那么睡觉就是我们补充自己能量最好的方法。睡觉的关键就在于睡好两个时间,即“子时”和“午时”,也就是晚上的11点-凌晨1点,和中午的11点-至下午1点。所以对于自身能量不足的人,最好晚上九点就上床,以保证自己在“子时”进入深度的睡眠中。我也建议大家尽量在中午午饭后午睡30-50分钟。就算不能午睡,也可以在午间闭目休息半个小时,也可以起到补充身心能量的作用。
3-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
这也算是对第一条管理好眼睛的引申。老子说过一句话:“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这段话对于每一个现代人来说真是太恰当不过了。然而各种刺激性的“色”、“音”、“味”,各种“难得之货”,都牢牢的抓住我们的“注意力”,弄得我们在追逐它们的过程中身心憔悴。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就需要我们经常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外”收回来,回归到自己的“内”在。如果一个人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了,这个人一定是一个能够掌握自己人生的人。因为他(她)不会任由着自己被“外在”的一切“牵着”自己走。
4-回到身体;
我们的头脑和这颗心啊,是从来不活在当下的,总是活在未来或者过去的。而我们的身体则是一直活在当下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心脏都在跳动、血液都在运行。所以收回自己“注意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到身体。如果你下一次感觉到自己身心能量很低,或者情绪很不好的时候,就可以将“注意力”收回来,回到身体。可以选择强度中等的健身:如有氧慢跑、瑜伽、太极。也可以选择我经常推荐的:呼吸、站桩、静坐。它们虽然方法不同,但是道理都是一个——让我们失去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我们的“身体”。
相信进行这样的练习,不久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身心能量在慢慢恢复。进而能够让自己在每一天都处在较高的身心能量状态,进而就会在这个世界稳稳的“立得住”自己,而不被这个世界带的如一个陀螺一样团团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