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理情绪治愈系成长女性 |
分类: 《开启·心世界》 |
羞愧感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经常会有的情绪感受。从心理学来看,羞愧感对人有利亦有弊。羞愧感也有健康的和不健康的两种。在此简单聊聊。
一、
当我们做错了一件事,或者言行不慎伤害了某个人,我们会在内心产生一种羞愧感,会脸红,会内心发虚,会有一种自己犯错了的羞愧感。这种羞愧感是健康的。证明我们是一个有道德感的人,当做出违背我们内心良知和道德律的事时,我们内心产生一种羞愧感。并在这样的羞愧感的作用下,认真反思总结自己的言行,乃至探索内心,改过自新。孔子说:“知耻近乎勇”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二、
如果说,健康的羞愧感,往往是就一件具体的事做错而发生,而在内心产生了一种“我做错了这件事”的愧疚感。那么不健康的羞愧感,就会是因为做错一件事,进而产生了“这件事都做不好,我这个人可真是没用啊!”的强烈的负罪感。
也就是说,健康的负罪感,和“具体的事儿”有关系,但不会进一步演变为对自己的一种攻击和否定。
而不健康的负罪感,则由具体的事儿引起,并进一步演变为对自己的否定乃至强烈的攻击。举例说,健康的羞愧感会是:“我犯了一个错误。”而不健康的羞愧感就会是:“我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如果说,健康的羞愧感,是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一个好帮手的话。那么不健康的负罪感,就是我们产生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的根源之一了。
在多年的工作中,发现很多有较重的焦虑、抑郁、悲观的人经常会在生活中产生“不健康的负罪感”。在生活中自己的一个错误或一件事没做好,就会被其上纲上线,演变为是“自己不好”、“自己有问题”、“自己很没用”的负面信念。
进一步引申,如果一个人经常产生“不健康的负罪感”,那么可以说明,其在内心深处,是有着深深的自卑,及对自己价值的深刻怀疑乃至深刻的自我否定;也可以推测,很可能在其小的时候,其父母往往喜欢因为其做错的一件事,而对其整个人进行打击和否定。比如小时候没能考好试,父母生气的说:“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对,你真是一点儿都没用!”(因为做错一件事,而打击整个人)
···
你在生活当中,经常产生的羞愧感是哪一种呢?
如果是后一种更多的话,那么你需要“叫停”自己了。不能继续沉溺在这有害的情绪之中。并进一步探索自己的内心,清理自己小时候成长中的伤痕,从内心深处接纳自己,进而在内心对自己产生一种不可摧毁的坚定。
一个人无惭无愧是危险的。那意味着这个人已经没有自我提升的空间了,更意味着这个人可能会以自我为中心,与这个人成为朋友或伴侣都将是危险的。
然而一个如果经常处在不健康的羞愧感带来的自责自我攻击中则是同样危险的。
愿我们能够区分自己生活中健康和不健康的羞愧感,更轻松的面对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