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嫁给他?

(2013-05-29 09:04:26)
标签:

情感

心理

婚恋

女性

分类: 《开启·心世界》

 为什么嫁给他?      文/心理师李楠

这些年参加婚礼时,总喜欢观察一个细节。那就是在婚礼仪式上,当新娘被婚礼司仪问到为什么嫁给新郎时,新娘的回答。

发现新娘们的回答往往会是两种,第一种是:“我嫁给他,因为他对我最好!”第二种是:“我嫁给他,是因为他在我心中是最棒、最优秀的。”

当听到新娘的第一种回答时,我往往心会一沉,会对他们的婚姻前景有些担心。而当听到第二种回答时,心就会有些欣然,会对他们的婚姻前景有一种乐观。后来旁敲侧击的问过这些小两口们过的怎么样,还发现结果和我的“感觉”往往是一致的。第一种回答的小两口好像更容易吵架乃至会发生婚姻的危机,而第二种回答的小两口们则往往更容易彼此契合,相爱相伴。

为何两种回答会让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呢?为什么两种回答有可能导致两种不同的婚姻结果呢?

其实不难理解。

选择第一种回答的女子往往暴露出其在潜意识心中,选择嫁给男方的根本原因是更看重是男方对自己的“爱”和“好”的程度,或者说是因为更看重男方在婚前对自己的“好”。或者说她会潜意识中希望在婚姻中,是以她自己为“中心”的。

那么这样在婚后,她往往还是希望男方如婚前一样程度的对自己好,并认为这是他们婚姻幸福的最关键的地方。然而婚后的生活往往和婚前是不同的。因为各种主观客观的原因,都会让女方在婚姻中感到失落和被忽略。并且在这样的选择中,就暴露出她在选择婚姻伴侣时,更看重的是对方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期待”,那么当婚后发生冲突或危机时,女方往往不会向男方妥协,而往往希望男方如婚前一样的凡事对自己妥协,让着自己。并经常容易发脾气,耍性子,象一个骄傲的公主。

这样的交往模式,最终可能让男方内心觉得压抑和痛苦,因为男方会觉得女方不爱自己,因为她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不能考虑他的感受,不能在内心理解他、支持他。久而久之男方的压抑终究会以愤怒的方式爆发出来,进而两个人发生争吵,女方就会觉得男方不再“爱”他了,不再对她“好”了,进而她曾经以为的他们婚姻最重要的“根基”就动摇了,其婚姻也就会陷入危机之中了。

而第二种女子,从其回答中则可以看到其选择自己一生婚姻伴侣的最重要的关键在于——男方自身的性格上或能力上的优点,深深的打动她,让她内心对男方产生一种深深的欣赏与爱恋。并进一步在内心产生了愿意一辈子跟随这个男人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强烈心愿。

这样的心理基础在婚后会让女方会更容易成为一个好妻子。在生活中她总是能够支持和欣赏丈夫,总是能够看到自己丈夫的优点和长处。因为在她的心中自己的老公就是最好的。进而她不会因为老公一时的情绪或其它的低谷期而对自己可能的冷落和忽略而怀恨在心,并进一步她会试着去理解丈夫,并支持丈夫走出低谷的时候。这样的妻子对老公和家都起到了一种稳固和支撑的作用。久而久之,丈夫会对妻子产生更深的感恩和爱,于是两个人越来越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小日子过的往往就是蒸蒸日上,越来越好了。

从两种回答中,看到两种潜意识中不同的结婚心态。

对第一种回答的女子我想说:

也许你一直都活在老公对你的“好”中,而从来没有真正的静下心来看到自己老公身上的优点,你也许太过于关注自己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经常忽略了老公的感受和需要。静下来想想,最近你的老公是否更愿意沉默或叹气了呢?他的神情是否经常压抑和烦躁多于舒心和自在呢?那也许都在证明,他的内心在渴望你去理解他,考虑他的感受,进一步给予他曾经给予你的那些“爱”。

而对于第二种回答的女子我想说:

你已经把握住了婚姻幸福的“关键点”,即能够支撑两个人一辈子相伴的关键不是一时的对彼此的“好”,而是彼此发自内心的真正的欣赏对方,并在欣赏的基础上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之上。你对老公的欣赏和支撑,会让老公内心始终是安稳的,因为他的家和婚姻是安稳的。进而激发出老公身上的无限潜力,并进一步会带给你们的婚姻和家庭无限的幸福。

而对于还没有结婚的女子我想说:

不要只因为男方在恋爱时对你的“好”就选择嫁给他,而要是因男方自身的优点和长处激发了你内心对其的欣赏和爱恋才选择嫁给他。

并且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男方自身不好,没有优点,而是我们活在自己的期望和梦幻中,而看不到对方真正的样子。也许你的恋人正等待着你用新的眼神去重新的发现他。

你愿意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