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夯实自己

(2012-12-26 09:17:45)
标签:

年轻人

自我突破

夯实自己

女性

情感

分类: 《我与你》

夯实自己     文/心理师李楠

Ask:

敬爱的李老师,您好。最近一直关注您的博客,感觉很多文章都让我豁然开朗,收获颇多。于是决定给您写封信,希望您对我长久以来的心理疑问给一点指点。我是个我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工作3年了,做的是销售。工作业绩还算不错,所以工资也很高。但是现在我对目前的工作已经丧失兴趣了,每一天在办公室里都很不舒服,早上起来一点都不想上班。所以我决定换分工作。这个时候就面临之前的问题了,我适合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真的不知道。我觉得我一直以来都缺乏对自己的一个正确的评价定位,从上学的时候就是。我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即使有很多时候朋友和同事都夸赞我,还有很多人羡慕我,可是我真不知道自己有那么好吗?不过我相信她们很多人都是真心的对我表示肯定。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毅力很差,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而且想法很多做的很少的人。于是对未来的工作更加迷茫,在网上看了很多职业规划指导,都说先要了解自己。可是怎么去了解自己呢?我真的觉得我对自己不是很了解,这个让我很烦恼。

Mr.li:

年轻人,你在“患得患失”。“患得”:现在不错的工作和收入,“患失”:如果我改行了,万一还没有现在挣的多,没有现在好怎么办?那我不就选择错了吗?

在患得患失心理的作用下,你一辈子也无法突破自我。

年轻时候的自己,迷上心理学,觉得里面有许多智慧,心中幻想只要我把里面的智慧学明白了,我的人生问题就解决了,我的人生就会发生质的改变了。于是我可真是读书破万卷般的学习心理学。

然而后来发现,知识本身没有力量,只有你去运用和实践知识才会有力量。于是,我只有打破心中想要走捷径的梦幻,运用心理学知识来自我认识、自我突破、和自我实现。和你分享我对此的一些感受:

1-  人在犯错中成熟和长大;

如果你想一辈子不犯错,一辈子都“对”,那么就一辈子躲在家里哪也别去。年轻时候的我就曾经想和你一样“不犯错”就找到自己,结果有两年就处在你现在这样的‘患得患失’中。后来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就鼓起勇气从熟悉的环境中离开,进入陌生中。撞了许多南墙,也犯了许多错误。然而一两年下来,我真正的开始认识自己,我开始渐渐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才深深明白孟子所说的: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也就是说人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找到自己,就要在年轻的时候多去吃苦犯错,乃至干什么都受到阻力和不顺利,只有经历这些磨难,才会让这个人静下心来“动心忍性”,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进而“曾益其所不能”激发出自己内在潜藏着的能量与智慧。

2-  人要心在天上,脚在地上;

读你的来信,你说你:“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毅力很差,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而且想法很多做的很少的人。”如果是这样,一个内心好高骛远而又缺乏脚踏实地务实精神的人,怎么能够做出真正的事业呢?

活在自己的想法里,也往往就是活在自己内心完美主义的“幻想”里,活在“幻想”中的人,渐渐的就已经失去变革和活在现实中的力量。所谓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就是形容这样的人。

如果你不改变这样的自己,我建议你还是呆在安稳熟悉的环境中吧,不然出来,一遇挫折你就容易承受不住,还何谈其它?!

3-  一步一步往前走,不走捷径;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很多人愿意走捷径,不愿意交学费,不愿意一步一步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的往前走。

然而“捷径”就是“险径”。

没有坚实的地基作为根基的高楼即使再高再华丽,也可能瞬间坍塌,重归于零。

年轻人,送给你一个我喜欢的一个词语——“夯实”。

只有愿意脚踏实地不断“夯实”自己的人,才会让自己的身心变的厚重,更能够担当和做出真正的事业,因为他的内心会有真正的“大力”(夯字拆开就是‘大力’),而不是投机取巧的浮智机心。

 

愿我的回复,令你有所思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融化冰河
后一篇:先活出再放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