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父亲母亲

标签:
心灵父母情感 |
分类: 《电影·疗愈心灵》 |
岁月这个“神偷”会偷走我们的“父母”,然而却偷不走父母内化在我们心中永不干涸的爱与力量。
-心理师·李楠
电影《岁月神偷》改编自影片导演兼编剧罗启瑞童年回忆的文集。
在被问到为什么给电影取名《岁月神偷》时,罗启瑞这样回答:
“我觉得这句话就是我最想表达的。原来生命里,岁月才是最大的神偷。它把我们最心爱的,最重视的,不知道不明白的,我们的爱情、宝贵的时光、心爱的和心痛的回忆都给偷走了。我觉得《岁月神偷》这个名字是跟这部电影最契合的。···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的父亲、母亲、我的哥哥,还有我的家里人,他们有的已经不在这个世上,有的现在还在我的身边,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曾经陪伴过我童年的人,非常感谢他们。”
影片讲述了1969年香港永利街上的罗记鞋店的一家四口的普通生活:
父亲做鞋,妈妈卖鞋。哥哥优秀,弟弟可爱。
父亲常说:做人最重要的是要保住顶。
妈妈常说:做人,总要信。
一家人经历了命运的悲欢离合,岁月偷走了弟弟的童年,偷走了哥哥的短暂青春,偷走了哥哥的生命···最后也偷走了父亲。
然而,天上依然会出现第二道彩虹。
然而,生活还在继续。
有人评论说这部电影展现了曾经遗忘的了刻苦耐劳、自强不息的香港精神。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这部电影最可贵的,是展现了中国人的家人之间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家”精神。
有人评说认为中国人是没有精神信仰的。
其实,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是:“家”。
影片中的父亲常说的是:“做人最重要的是要保住顶。”对于中国人的家庭来说,父亲往往是撑起家,顶起家的那个大梁。
影片中的父亲,是否会让你想起你的父亲?
不善言谈,沉默寡言,默默的挣钱养家,心中深处锁着对儿女妻子深深的爱,说起话来却那样倔强而不中听。父亲像牛,默默的拉着家往前走。拉啊拉,一直拉到他再也走不动了,父亲累了,便永远的歇下了。
任达华扮演的父亲,不光打动了我一个人。在从影34年后,55岁的任达华因此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影帝。在得奖后,任达华说,要把这个奖送给他的父亲。
这个影帝,是颁给任达华饰演的父亲的,也是颁给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父亲的。我们的父亲或许很平凡,或许不能挣许多钱,或许他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他们始终在尽自己的努力来撑起一个家。
如果说中国人家庭中的父亲是坚强的,那么中国人家庭中的母亲就是坚韧的。
如果爸爸是坚强到屹立不倒的,那么母亲就是坚韧到不可摧毁的。
母亲总说:“做人,总要信。”
在父亲感叹到:“鞋”字半边“难”(繁体字“難”)的时候,母亲会微笑的说:“鞋”字也是半边“佳”哦。
当哥哥已经重病住院,妈妈去医院看哥哥时,父亲做了一双新鞋给母亲。母亲把一只鞋起名为“难”,一只起名为“佳”。在家庭的困境面前,母亲鼓励着父亲说:
“一步难,一步佳;难一步,佳一步”。
···
中国人的家庭,往往就是在父亲的努力和母亲的乐观交织中,一步一步往前走的。直到我们长大成人,父母老去。直到我们也结婚成家,扮演父亲或母亲的角色,像父母那样一步一步走下去。这就是我们,这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从心理学来看,《岁月神偷》是一部具有心灵疗愈力的电影。
心理学认为,父母是一个人生命和精神的源头。
父亲和母亲代表的心理品质是不同的。父亲代表着“力量”,母亲代表着“爱”。一个人内心的力量来自于父亲,而母亲则是一个人内心爱的源泉。
一个人内心如果有了足够的力量,就可以去实现梦想。而一个人内心有了充盈的爱,那么他的人生不管遇到怎样的挫折,都不会击垮他;不管他的人生有怎样的际遇,都不会毁灭他对这个世界和自己的乐观和信心。
从心理学来看,如果一个人内心经常虚弱没有力量,那是他和父亲的爱的连接中断了。如果一个人内心经常悲观阴霾,那是他和母亲之间爱的连接中断了。于是心理治疗的核心之一就是帮助来访者接纳父母,并重新建立起和父母的爱的连接。
如果你看了这部电影,也如我一样,为电影中的一家四口,为影片中的爸爸妈妈而热泪盈眶,那么你便接受了一次和自己父母爱的连接的心灵疗愈。
谢谢这部温情的电影,
谢谢它带我们与我们生命的源头连接。
谢谢它带着我们找回深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永不干涸的爱与力量。
愿我们将这份永不干涸的爱和力量传递下去。
就像当初父母传递给我们那样。
就像当初父母的父母传递给他们那样。
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水一般的少年,风一般的歌。梦一般的遐想,从前的你和我。
手一挥就再见,嘴一翘就笑。脚一动就踏前,从前的少年。
啊
啊
起风的日子
云上去云上看
青春的黑夜
不回想不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