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师手记之--为什么失恋会让我们痛不欲生?

标签:
女性情感心理 |
分类: 《开启·心世界》 |
电影《失恋三十三天》中的女主角黄小仙从失恋创伤到走出痛苦开始新的生活用了33天。而对于许多人来说,失恋的创伤可能是三个月,乃至三年也未必能够整合消化了的。甚至不乏因为失恋而放弃自己生命的个例。为什么,失恋会让人这样痛苦?
从心理学来看,在恋爱关系中,人的心理会‘退行’到小时候的状态。
也就是说人在恋爱的时候心理年龄会变小为十岁前的孩子的状态。所以人在恋爱中,往往会过度的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进而如果对方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和想法,就会变的蛮不讲理和充满攻击性。
前两天在咨询中一个刚经历一次失恋的女性伤心而感慨的说到:“我们的爱情曾经很幸福。可是他突然说他累了,受不了我了。提出分手。这两天分开了我冷静下来,才发现自己过去对他有时候确实太任性和不讲理了,往往考虑自己的感受远远大于考虑对方的感受。他一直包容我和压抑自己,最终会把他累跑的。”
也正是因为身处在爱情中人的心理年龄会变小,所以失恋分手或一段感情的结束与分离,对于其来说往往是致命的心理打击和心理创伤。就像一个小孩子,当父母认真的说:“如果你再闹,我就不要你了!”父母可能是吓吓孩子,但是孩子却会真的信以为真而伤心。因为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父母离开了他不要他,对于他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这不仅仅是因为离开了父母,孩子无法自己生存下去。
从深层心理学上来说,就像‘人’这个字需要一撇一捺的互相支撑所隐喻的一样,人也需要相互依存,在心灵层面上人是无法独自存在的。所以当一个人依恋最深的人要抛弃他离开的他时候,往往会摧毁这个人内心的自我完整感。
前一阵的夏天,在楼下看到一个五岁的男孩哭的稀里哗啦的,我问他怎么了,他声音凄惨的说:“妈妈不见啦!”我说那你别着急,妈妈一会儿会回来的。他伤心欲绝而不容置疑的说到:“不会了,妈妈说过要不要我了,她这一次离开,肯定就不会再回来了!”男孩就一边哭着,一边一直绝望的叫着‘妈妈’‘妈妈’···直到他的妈妈回来。看到妈妈回来的孩子情绪才慢慢的安静下来。其实静静的想一想,似乎我们每一个人在小的时候都曾经有过类似小男孩这样的经历。
一个人小时候会深深的依恋父母,长大成人经历爱情后,会把这种深深的依恋情感转移到伴侣身上。就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当一个人依恋最深的人要抛弃他离开的他时候,往往会摧毁这个人内心的自我完整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刚失恋的人往往会较长时间的陷入在绝望的,破碎的,无力的,混乱的等负面的心理感受中。
而那些在小时候和父母有过严重‘分离创伤’的孩子,比如被父母送到外地的爷爷奶奶家寄养,比如父母离婚和父母的一方分离,会对失恋更加难以承受。这样的人在失恋分手后,要么会纠缠对方希望能够恢复关系,要么立刻投入另一个爱情关系中来麻痹自己,而很难有承受失恋分手的心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