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师李楠
心理师李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292
  • 关注人气:1,1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师手记之--地震·焦虑传递与倾听

(2011-10-16 18:17:51)
标签:

情感

分类: 《开启·心世界》

       心理师手记之--地震·焦虑传递与倾听

                                                                李楠

    昨天下午两点多,我正在单位十八层的办公室内的电脑前看资料,突然间感觉,屏幕在晃,我还以为是自己在电脑前时间太长而头有些晕,然后感觉到我的椅子开始前后的晃着,这下我觉得似乎有些不对了,抬起头看着房子,这一次我看到了楼像火柴盒一样的开始轻轻晃动。这时候,正在室内做咨询的杨老师领着来访者冲出咨询室大声的说;“好像地震啦,咱们快冲出去吧”······

    一个小时后

    已经得知是俄罗斯地震,所以哈尔滨有震感,尤其是高层建筑震感强烈些。

大家回到办公室,虽然已经知道问题不大,还是在一起情绪热烈的聊着刚才的事情,一个多小时后在尽兴的谈话后大家的心绪变的平静,内心的焦虑充分的代谢,然后各自回家,第二天也没有人再提昨天的地震,各自干各自的事了。

    现在回头看看昨天下午大家地震后所做的事,觉得和心理咨询很像。来访者带着积压许久的,能量充足的焦虑感来到咨询室,然后把自己内心巨大的焦虑从心里释放出给咨询师。咨询师再用各种接受性技术,转变性技术来充分把来访者内心的焦虑代谢消解转化掉,以完成咨询工作。而各种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种可以消解代谢焦虑的技术就是‘倾听’。

    有个外国的治疗师报告过他的一个案例,一个在学校里很调皮捣蛋的学生,被老师推荐来做治疗,20次的治疗时间内,治疗师说话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10分钟,治疗师自己心里也有些发毛了,就在此时,老师和家长一起来感谢他,因为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一天比一天好,不但不捣乱了,还在学校里组织同学们做慈善工作。

    在咨询中,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受,如果这个来访者身边有朋友或伴侣时常的耐心的倾听他内心的声音,焦虑,恐惧,让他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恐怕他就不需要来做心理咨询了。一个人来做心理咨询,往往是身边没有这样的一个能够充分倾听他的人,于是焦虑慢慢的在心内累积,直到有一天某件事发生,促使积压在内心的焦虑完全爆发出来。

    很多人会觉得,‘倾听’多简单啊,就是听他说呗,而多年来心理咨询的工作中,我深深的发现,做一个好的倾听者是多么的不容易。平常人与人的对话交流中,往往都急于表达自己想说的,而不是倾听对方所说的。一个好的倾听者需具备四点:宁静,专注,爱,和界限清晰。

    “宁静”。宁静是一个现代人稀缺的品质。一个好的倾听者的内心是宁静而不燥乱的,否则别人的话往往会点燃倾听者内心的焦虑之火,于是导致自己说的话远远多于倾听的话。要拥有宁静的品质,这意味着一个优秀的倾听者,首先能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进而能够自己整合代谢消解自己内心的种种焦虑恐惧。

    “专注”。专注的倾听,意味着倾听者,需要放下自恋和自我中心,关注对方的话语。关注他所表达的话语之下内心更深的感受,而不是他的话引起你自己的感受。能够以‘对方为中心’。专注的倾听,其实很辛苦。但是如果想一想,你倾听的对象是你生命中重要的人,你的孩子,你的伴侣,你的好朋友,那这样的辛苦也是值得的,不是吗。

    “爱”。倾听别人是一种爱的能力。一个好的倾听者,首先是一个有能力爱自己,倾听自己的人,然后他才能够有能力去倾听别人。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那么先好好的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吧。可以通过写作,打坐,内观种种的方式,来进入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内心的各种声音,倾听自己内心的阳光和阴影,光明与黑暗。相信我,这将是你更深的爱自己的方式。

     “界限清晰”。一个好的倾听者,不光能够专注的倾听对方,同时又能够区分自己和别人的界限,不干涉对方的生活和选择,相信对方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就比如你的朋友对你说:“我的老公对我不关心,总是很少陪我”,一个界限不清晰的倾听者就会说:“他再这样,你就和他离婚算了!”而一个界限清晰的倾听者,会说;“恩,他这样对你,会让你感觉很难过,那么你想怎样解决这样的情况呢?”会只是启发对方,相信对方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而不会干扰对方的生活。

    愿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妻子,每一个丈夫,每一个老人的生活中都有好的倾听者,这样唯一的坏处就是,我得转行了。因为这样,我们这些做心理咨询的就彻底失业了。如果真的这样了,我想我和我的同行们会‘痛并快乐着’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