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如何处理家长的不合理要求》微型课题研究

(2012-05-09 10:20:42)
标签:

杂谈

分类: 课题研究

张家港市学校微型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如何处理家长的不合理要求》

研究时间:2011.9.27

主持人姓名

施佳庆

任教学科

幼教

工作单位

东沙幼儿园

电子邮箱、QQ

youermama@163.com

课题组成员

施佳庆、何爱华、朱裕芬、蒋玉红

问题描述

开学至今快一个月了,但是从幼儿这一月在园的表现发现了很多问题,如:1.我家孩子在学校里不喜欢吃的东西,麻烦你们老师就不要给她吃了。2.每天在幼儿园学的新内容,老师发短信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复习,但是很多家长也是无所谓,有的甚至说学不学随孩子。3.每次让孩子带什么东西来幼儿园,有小部分家长就会有不情愿的表现出来,如最近让孩子写字让家长自己带铅笔、本子,有的家长就会说学校里没有吗等现象。每位老师都希望孩子的成长能有家长的配合,更希望家长能提出合理的要求与老师一起改正幼儿的不良表现。

课题界定

家长对老师或者是幼儿提出的不合理要求

研究思路(研究对象与方法、步骤、时间安排等)

研究对象:大班个别家长对老师以及幼儿提出的不合理要求。

研究方法:通过搜集、整理,总结研究成果;通过个案分析的叙事研究,寻找个性化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实施步骤:

1.实施研究阶段(2011.9.27-2011.10):确定研究内容,开展调查研究。

2.深入研究阶段(2011.112011.12):收集、整理、分析典型个案,并对个案分析的事进行研究,寻找个性化的对策进行指导。

3.总结成果阶段(2012.1):总结研究成果,并形成个案集,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撰写结题论文。

预期成果

我将达到的预期成果:幼儿的变化、教师与家长间的变化,我们会通过一些家长会的方式以及一些研究过程中所呈现的文字心得、论文以及影音资料等方式进行分析。

援助要求

同行、校领导的指导帮助。

学校审核意见

盖章

2011930 

张家港市学校微型课题学期汇报表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名称

《如何处理家长的不合理要求》

校级课题编号

20110903

主持人

施佳庆

工作单位

东沙幼儿园

立项时间

2011.10

课题组主要成员

施佳庆、何爱华、朱裕芬、蒋玉红

一、本学期历次活动研讨主题及基本情况

九月、十月研讨主题:与家长交流中注意“区别对待”

基本情况:区别对待在孩子的问题上,家长都很重视,也能积极主动与教师交流。但是,由于家长的性格以及对幼儿园和教师的信任程度不同,于是教师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区别对待”,注意方式、方法。班级的家长由对幼儿园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又可以分为主动配合型家长,被动配合型家长,和拒绝配合型家长。

九月、十月研讨主题:真诚沟通

基本情况:真诚沟通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相互沟通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需要双方作努力,其中幼儿园应起主导作用,因为幼儿园是专门的教养机构。教师又是这一环节的执行者,教师应主动创造条件,排除家长的种种顾虑,打通沟通渠道,为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共同努力。怀特曾经说过:真诚是处世行事的最好方法。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发展,常常要问教师孩子在园的一些情况,这个时候教师要注意与家长沟通的技巧,防止以告状、谴责方式的同家长交流,教师既要热情地接待,又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在介绍孩子的情况时,教师不仅态度要诚恳,还应该设法营造宽松的氛围,使家长消除思想顾虑,轻松地参与交谈。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形成正确的和家长交流的方式方法

对于家长不合理要求的通常做法

案例分析记录

与家长交流的小论文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让家长参与到班级中来,是对班级工作最好的反映。由于家长在职业、身份、文化程度和个人修养等方面的差别,他们在教育幼儿,对待学校教育方面的意见和要求也各有不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交流育儿经验;

2. 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幼儿园工作的透明度,加深了家长的参与度,使家园关系更为密切,从而与家长的沟通方面更为真诚与默契。

四、学校考核意见

该课题研究科学规范,成果有效。

                                     考核时间: 2012-1-10 

 

 

 

附件二:

张家港市学校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    如何处理家长的不合理要求                                                                    

研究单位:         东沙幼儿园                                        

主持人          施佳庆                                                                                    

主要参与成员    施佳庆、何爱华、朱裕芬、蒋玉红                                                                                 

研究时间        2011.9.27                                    

校级课题编号      20110903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价值

由于家长在职业、身份、文化程度和个人修养等方面的差别,他们在教育学生,对待学校教育方面的意见和要求也各有不同。我们确信每个家长祈盼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的本质愿望是良好的。但对于家长们的各种想法和做法,学校和教师既不可能全听全从,也不能漠然视之,任其自然,更不能冷嘲热讽。而是应该冷静分析,对照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检查是否正确,是否有必要。本着公平、公正、有利于学生的原则,因人因事而决。

三、课题界定

研究思路(研究对象与方法、步骤、时间安排等)

研究对象:大班幼儿家长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观察法等。

研究步骤:

1.实施研究阶段(2011.9-2011.10):收集、学习文献资料,开展调查研究。

2.深入研究阶段(2011.112011.12):收集、整理、分析典型个案,并对个案进行分类研究,寻找切实有效的矫正对策。

3.总结成果阶段(2012.1):总结研究成果,并形成个案集,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撰写结题论文。

四、研究对象与步骤

研究对象:大班幼儿家长

研究步骤:

1向家长汇报孩子近来的发展情况,形成正确的和家长交流的方式方法

2对于家长不合理要求的通常做法

3.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法及家长需要配合做的事。

这三个步骤的良好运用,就为幼儿教师更好的和家长沟通开了一个好头

五、研究方法

1. 实践研究法。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制定具体计划开展实践研究,确保保育工作落到实处。

2. 经验总结法。组织并鼓励教师不断发掘,及时提炼研究中的成功经验。

3. 文献资料法。利用网络及家长资源,查阅相关资料,请教相关知识,参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实践创新。

4. 案例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跟踪记录进行分析,及时提炼验证并反思。

5. 现场观察法。

六、研究过程

一、九月份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有关常规。

二、九月园领导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邀请家长聆听并学习如何处理与幼儿间的不合理要求及做法。

三、利用家长接送幼儿时间,与家长进行个别交流及指导。

四、收集相关文章组织成员学习。

五、针对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并写好小结。

七、研究成效

当家长与教师出现意见不统一甚至冲突时,我们采用“冷处理”的方法,逐步扭转家长的某些偏激的认识和做法,进而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轨道上来,使家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和重要补充。

由于各家长文化层次、教育修养的参差不齐,并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与教师默契配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懂得教育规律,或者对自己孩子缺乏深入了解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的缺点和过错,要么漠然视之,把一切都推给老师;要么偏袒护短,冲动偏激,做法过火。这时教师如果用直接的硬性的批评教育方法,可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用适当的“冷处理”,让事实去教育家长,就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将更利于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广泛沟通。如:

1. 缺乏常识——讲清利害关系

尽管可能你还是一个年轻的教师,也许自己还没有孩子,但是你是一个专业的幼儿工作者,家长呢,虽然有了孩子,但是他们并不是专业的研究幼儿教育的,养育和教育孩子时缺少知识,就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因此,许多家长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往往是因为他们不懂,不知道,而不是成心为难老师,所以,当你们家长讲解清楚这些做法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家长也就容易接受你的建议。

2. 眼里只有自己的孩子?———使家长了解教师的工作性质

现在孩子真的是众星捧月,家庭中孩子和成人的比例大,而幼儿园里,孩子与教师的比例却是家长很少关注的问题,他们眼中只有自己的孩子,根本就没有发现自己提出的要求在集体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相反,一味地埋怨教师对孩子照顾不周全,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形式,使家长了解教师的工作是全面向全体幼儿和家长的,比如,通过开放,让家长参与班级活动,感受其中的辛苦等。

3. 都是应该的?————不卑不亢

有些家长以旧的观点看待教师的工作,认为教师其实就是阿姨,家长提出任何要求都应该满足,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做的,对于这样的家长,教师的态度要不卑不亢,使家长来接幼儿园时教育单位,教师与家长是平等。两者是合作关系,另外,对于不合理的要求,教师一定要从为孩子好的角度,说清楚不能同意的理由,让家长知道教师之所以不同意的理由。

总之,正确对待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好学校与家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教师工作的重要一环,只有密切了家校联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负面影响,使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能有序而稳步地开展。

八、研究后的思考

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与学校的愿望是一致的。但愿望的一致并不表示行为上的一致。幼儿的任何一种社会和心理方面的行为,通常都与家庭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更好地争取家长的力量,要求家庭与学校教育尽可能同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应探寻合理、科学的联系方法。作为校方,切忌指责埋怨家长,只罗列幼儿的错误,把接待家长变成告状会,这样做会直接损害幼儿和家长的感情,而应该多挖掘幼儿的闪光点。对幼儿的错误,既不能推卸自己应付的责任,也不能简单化地提出不合实际的要求。应该客观地、委婉地陈述自己对家长的建议,并和家长一起商议具体可行的措施,让家长明白其子女的成长,有赖于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

当然,教师也不能忽视家长自身各方面的因素而千篇一律,还应看到因环境、教育内容的不同而呈现的复杂情况:如教育孩子观念上的冲突,社会生活的干扰,家庭变化的影响,幼儿生理和心理成长的矛盾等等。面对这一切,要求教师以最好的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表达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意,保持与家长的友谊和平等。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坦诚地与教师进行交流,才会心悦诚服地协助并支持学校共同搞好对幼儿的教育。

九、附件

参考文献:《目前家园沟通存在四大问题》

http://www.allkids.com.cn/Principal/show.php?itemid=119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