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燕子

(2019-08-13 10:53:29)
标签:

文化

燕子衔泥筑巢,不辞辛苦,细微勤奋,守望生命的品性,不正是大漠之所需?而这一切,又都“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燕子


燕子

 

 

第一次看到燕子做的窝。要不是有人提醒,真没注意到。

 

我坐在椅子上犯困。外面倾盆大雨,打在铁皮屋顶,发出噼啪的炸锅响,又像手指滑过琵琶,清悦飘来,伴随风声,荒蛮与旷世,由远而来,由近而去。在这夏季的大漠里实属罕见。

 

我是躲雨,临时落脚于此。见有不知名的鸟飞进飞出,频率很高。一忽儿进,一忽儿出,闪电般晃来,又晃去,还发出尖厉的鸣叫,打破四周的寂寥。

 

这是个推门就见沙漠的山脚。辟几间铁皮房,搭个凉棚,支起几张板凳桌子,挂个牌子就是“露营地”了。在敦煌,比比皆是,胜过农家乐,是当地不赖的营生。

 

当发现头顶的屋角是个鸟巢时,大骇。好奇起来,问:这是否燕子窝?当确认后再问,这窝怎么筑到屋里?

 

有人提醒我,“你没瞧见屋子从不关门?”

 

愕然。是啊,这门敞开,不闭户。这倒是有西域的风俗。

 

见我不解,有人说,这是燕子啄泥衔草,慢慢搭起来的窝。这让我匪夷所思,在这荒芜人烟的沙漠里,什么都没有,泥和草到哪里去找?

 

“这就是燕子的本事。”有人说,为留住这燕子,门再也不关了,任凭进出,没人妨碍,自由自在,当成了自个的家。不过,以前只听说过燕窝筑在树上或屋檐下,还没听说过筑在家里。听鸟巢有叽叽喳喳声,才知鸟巢里有小鸟。原来是几只雏燕。

 

仰望,只闻其声,不见其影。要站在椅子上,与燕子窝平视时才能看清有三只小燕子的脑袋,毛茸茸,在探头探脑地东张西望,尚在嗷嗷待哺。这才意识到,忙进忙出的燕子是在觅食给幼燕填肚子,一口一口地喂,还能清晰地看到嘴对嘴的反哺。刹那间对燕子的好感有了深刻的印象。

 

从选址,搭窝,筑巢,再到孕育,出生,哺育,带飞,离开,独立……

 

这一过程就像人类的生存方式,惟妙惟肖。尤其,哺育形态,投入,职责,专注,与人的举止和情感并无二致,内含丰厚

 燕子


西域,茫茫戈壁,沉沉沙海,浩渺无垠,举目天地,近在迟尺。这里很难有生命迹象,走进沙漠,连鸟儿都不见,只有零星的骆驼刺顽强地守着孤寂,等待远方的驼铃。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竟然还有燕子?

 

一场漂泼大雨,把沙漠淋了个透,天空洗净,碧蓝,招来白云,朵朵。不见沙尘,空气清澈,有了一丝甜滋滋的湿味,驱走了干燥和热浪,呼吸舒畅了起来。环顾沙漠,变得温柔,有了纱巾下的妩媚。一抹晚霞,涂红了沙海,波浪起伏。

 

这是否是燕子带来,我不知道。但当地人对于燕子到来的欣喜,犹如久旱逢甘霖的渴望,宁可不再关门,愿与鸟窝共寝,表明对燕子的敬重,视为并非一般的吉祥。燕子衔泥筑巢,不辞辛苦,细微勤奋,守望生命的品性,不正是大漠之所需?而这一切,又都“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如此胸怀,岂不感佩,大漠落泪?

 

好大的一场雨啊,燕子飞进飞出,为了一窝小鸟,勇敢地冲进雨里觅食,又不倦地折回屋里喂养。这进出的频率就像闪电,一次次投向雨里,一次次卷进风里,一次次折回,一次次鸣叫,为的是草窝里那几张嗷嗷待哺的小嘴……

 

这就是燕子,感动的又何止是大漠,连来自南方的我也被感动了。

 

2019.7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风凌石
后一篇:捡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