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夜”上演现实的未来
(2015-04-20 00:43:24)在中国汽车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互联网和大数据在刺激汽车加快虚拟化的同时,其实产业转型已把车企逼到生死选择的墙角,如果玩得不好就会被人带到沟里。真实情况究竟如何,且看今年上车展就能预知未来。
撰文/颜光明
那么,在众多的“汽车之夜”中谁的“之夜”最值得一看?
我想,不能错过的是大众和丰田,这将是处在汽车转型历史当口的“高峰对话”,不仅是影响中国,而是影响世界的表达方式。其理由是基于美国一位汽车观察家玛丽安·凯勒在上个世界90年代写的一本书叫《汽车大战》。
回顾历史,不难看到,几乎整个20世纪,通用公司一直是汽车产业的化身。在上个世纪20年代,阿尔费雷德·史隆提出为不同阶层及目的制造汽车的想法。大众从二战废墟中站起来,率先推出可靠廉价的甲壳虫立足车坛。丰田更是超乎西方世界想象的能力,发明了神妙快捷的生产系统,使其它公司不得不师法其长。而这些想法或发明又无不与需求、利益、文化和价值观有关。
血雨腥风,惊心动魄。玛丽安·凯勒在《汽车大战》这本书中就已意识到。她选择了通用、大众、丰田三家公司作为21世纪汽车大对决的研究对象。她说,“我的全球三大公司也代表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三角国际竞争关系。三者都深刻地反映了自己的民族遗产和社会文化,可从中一窥各国的民族精神。”
进入21世纪,汽车产业面临空前危机,汽车是死还是生,不容选择。通用的落败与大众的幸运,以及丰田的活法,已经揭开了汽车未来生存游戏的序幕。今晚有幸能够看到一个真实的开始,可以说要比日内瓦车展的“汽车之夜”更加精彩而生动。
抛开传统汽车不谈,通用、大众、丰田都在现实与未来上大做文章。我们看到“通用之夜”最大的亮点是无人驾驶汽车出现在公众视线里引起的震撼,“大众之夜”最大的新闻是宣布在中国推出15款新能源汽车,而“丰田之夜”最大的看点是推出两款国产化的混合动力车。
沿着凯丽视角观察,通用已不再是三足鼎立之中的强劲对手,但不等于不会东山再起。而从全球态势来看,大众与丰田有得一拼,但在中国则是体量不等的对手。这就给人产生很大的悬念,尤其是在气势上也是不对等的角斗对象。然而,人们还是把目光聚焦在他们身上。这是为什么?
从体量上看,去年大众在中国的年销量是350万辆以上,丰田的年销量刚过100万辆;从品牌上来讲看,大众是以“集团军”的阵容集体亮相“大众众之夜”,而丰田则是以单一的品牌,和单一的国产混动车出席在“丰田之夜”上。一个是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一个是在一个不大的场馆里举行。值得玩味的是,大众在显示整体实力的同时表示,不会因中国汽车发展放缓而停止在中国的步伐。而丰田则演示,不做能够做的事,做该做的事。他们都看好中国。大众说,中国是他们的第二个故乡;丰田说,中国对他们最重要。
相信,从众多的之夜中谁都不会回避产业的转型这将是不争的事实。不过,有的是喊口号,有的是摆谱,有的是表态,有的是行动,有的是真开始发力。
在中国汽车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互联网和大数据在刺激汽车加快虚拟化的同时,其实产业转型已把车企逼到生死选择的墙角,如果玩得不好就会被人带到沟里。真实情况究竟如何,且看今年上车展就能预知未来。
2014年4月19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