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墨菲拯救得了观致?

(2015-02-03 09:16:26)

在以销量论英雄的今天,观致确实等不及了。以往的事实显示,观致是一个以国际化汽车精英人士搭建的管理团队,又有海外经验和熟悉本土的专业人士组成的新型车企,理应有很大的期待和作为,但现实并非如愿,以人事变更说明了一切。如今把“宝”押在墨菲身上,看来还是摆脱不了“能人主政”的思维。我们看到,不少合资企业并没有因人事变动而影响车企的正常运转。很显然,观致如果不解决“道”的问题,即便有“术”也难救场。也许,换人是最简单的办法,但务实看来要比迷信来得更要紧。

墨菲拯救得了观致?

撰文/颜光明

 

         墨菲的新东家是观致。这位久违的人物还是浮现出来,重又走近公众视线。比起十多年前在上海通用的风光那是有点落魄。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怨离开中国,在沉浮中兜了一圈最终投在了奇瑞门下。此时,原通用中国一把手的大佬气势早就被人遗忘。

         请来墨菲就能拯救观致?这是大家所关心的话题。人们议论的不仅是他在中国的经历,还有他频繁跳槽的故事。用现在人的眼光来看,墨菲曾经的辉煌回归到了职业经理人的概念,业与通用毫无关系,尽管为其干了近乎一辈子,拥有过光环,而今只剩下一个孤影。

有人说,现在观致是“病急乱投医”,或者说是“等不及了”,等等。请一个懂行的郎中来号脉坐堂,看似有谱,其实不少人心里还是持有疑问:转悠了一圈的墨菲还是当年坐阵上海通用的那位不说也威的墨菲,还是升任通用中国董事长时长袖善舞的大佬?显然这已是明日黄花。

如果跟随墨菲离开通用的足迹,不管他是成为曾经合作伙伴的坐上宾,还是转向对手克莱斯勒的战将 ,或是转战本土的电动车折戟沉沙等,墨菲走得不顺,不说走麦城,但给人的印象是在走背字。

其实,这是一种现象。当汽车体制被市场打破之后,最先松动的是人才的流动,先是海归后是高管,再是从国有车企蔓延到合资车企,以至升级到外资车企的高层人物等。于是,跳槽也就成了一种职场游戏,有的人从业界跳入学界,也有从学界介入业界,更有不停地把跳槽当作提高身价的手段不停地转换角色,甚至进进出出没有了门槛,行业规矩成了一纸空文,以至于有人说这种乱象就像产业的折腾,都挤在一个碗里抢豆子。

这是为什么?现在看来,也只有汽车圈子最好混,油水足,林子大,可以滥竽充数。举目四周,中国汽车业的长进并不大,但职场的热闹早就激活从前的一潭死水,成了最为活跃的名利场。现在看来,与其说当下的汽车新闻还不如说是人的新闻更有趣些。

纵观当下几家来事的车企,总是在人的问题上赚足了眼球,语不惊人誓不休,很少在技术和产品上有所建树,既是有,也被人的因素所淹没。以观致为例,有人说它是墙内开花

墙外香,寒门出贵子,叫好不叫座等。当别人看不起自主品牌时,观致以独特的方式赢得了日内瓦和德国人的尊重,并捧回了红点设计大奖,理应受到市场的欢迎,但遭遇了冷场,甚至让郭谦付出了下课的代价。有人说观致不会卖车,不懂营销,适销不对路,产品定位不准,品牌意向不清晰等。难道问题就这么简单?

当然,与含着金汤勺出生的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不可比,就连三大集团早的自主品牌也难以相提并论,这是观致的硬伤和尴尬。也许市场质疑的不是车,而是它的背书。尽管不服气,上汽通用五菱可以轻松地把微面卖到百万台,观致只能在几千台上徘徊,还被人说事;虽说赛欧也是国人(本土化)所造,却在低端市场独领风骚,还有朗逸也是出于国人之手的A级车(合资自主),月销量达平均在2万多台,最高达3.5万台。在这样的比较下,观致成了一个游离于市场的异数,既不接地气也很难说是高大上,确实琢磨不透。但它的悲壮又意味着什么?

市场不相信眼泪。在以销量论英雄的今天,观致确实等不及了。以往的事实显示,观致是一个以国际化汽车精英人士搭建的管理团队,又有海外经验和熟悉本土的专业人士组成的新型车企,理应有很大的期待和作为,但现实并非如愿,以人事变更说明了一切。如今把“宝”押在墨菲身上,看来还是摆脱不了“能人主政”的思维。我们看到,不少合资企业并没有因人事变动而影响车企的正常运转。很显然,观致如果不解决“道”的问题,即便有“术”也难救场。也许,换人是最简单的办法,但务实看来要比迷信来得更要紧。

2015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